动漫之家
  1. 动漫之家
  2. 其他小说
  3. 九重之渊
  4. 120、第九章 子承父业
设置

120、第九章 子承父业(2 / 2)


“好的,父亲。”卫敏文拿起茶盏,掀开盖子,小心尝了一口。

这甜汤的味道还好,不过他不是很喜欢甜食,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当然这种事,他没必要说得这么清楚明白,所以他什么都没有多说,又喝了一口。

“敏文,你不喜欢吗?不喜欢就不要喝了。”卫衍在他喝甜汤的时候,一直看着他,见他喝了一口甜汤,眉峰纹丝不动,不像喜爱甜食的那些孩子,只要喝了一口,眉峰就会完全舒缓下来,觉得他可能是不喜欢。

不是说小孩子都喜欢甜食吗?他家敏文为什么不喜欢?他有些忧愁地想着。

“还行。”卫敏文自幼就被要求,必须喜怒不形于色,再说比起刚才被父亲拉着手的浑身不对劲,喝口甜汤还不至于让他当场失态。

卫衍见他虽然没喜欢的反应,但是也没露出厌恶的表情,就放下了这事,说起了其他的事。

“敏文,父亲帮你寻个师父,练几年武,你觉得怎么样?”卫衍虽然觉得儿子身体太单薄了,需要练练,不过他自觉是个非常通情达理的父亲,就先征求起了儿子的意见。

“父亲,孩儿不喜欢练武。”卫敏文不觉得,作为一名纨绔,他还须精通武艺。

纨绔这种生物,只要学会吃喝玩乐就行了,他又不会去欺男霸女,并不需要多高的武功。

“也不是要练到怎么样,骑骑马开开弓就行了,不会很辛苦的。”儿子说话的口气这么理所当然,卫衍的话音就有些气弱了。

儿子流落在外,吃了许多苦,刚回到他的身边,他不忙着调养调养他的身体,就想着让他练武,这好像真的不是一名合格的父亲所为?

卫衍认真反省了一下自己的行为,更加心虚了。

“孩儿会骑马,也会开弓。”卫敏文小时候,跟着他的母亲,也是学过一点功夫的。当然,他那一点功夫,就是三脚猫的功夫。

比起寻常人,他的身手还算矫健,但是遇上真正的高手,比如他父亲之类的,他就是纯粹送菜了。

不过,他的母亲曾经表示,他命格富贵,会骑马能开弓就行了,并不需要把武功练到多高,反正,就算他认真学了,也不可能有机会用到。

而且,所谓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他若想过得好,就该努力做个劳心者,而不是去做什么劳力者。

卫敏文当年以为,他的母亲这么说,是因为他是幽王遗腹子,如今他仔细想想母亲的这些话,发现永宁侯世子这个身份,大概更符合母亲口中所言。

他这个幽王遗腹子,不管是真是假,只要他敢用这个身份,公开现身,必会遭到朝廷追捕,一旦他成了阶下囚,刀下鬼,哪里来的富贵可言?

但是,永宁侯世子这个身份就不一样了。永宁侯深得帝宠,作为他的儿子,他的富贵安乐全部可期,甚至不需要他做什么,只要靠着父荫,他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

不过,对于这事,卫敏文一直充满了疑惑。

若说他不是卫家血脉,卫家只是为了给永宁侯脱罪,不得已认下了他,那么卫家根本就没必要做请封世子这种事。就算现在还在风口浪尖上,众人都盯着卫家,卫家不好把他随便往哪个角落一丢,让他慢慢销声匿迹,但是真的没必要做多余的事。

一旦他成了朝廷册封的世子,他就正了名,以后卫家想不认他,都很难推翻了。

像卫家这样的人家,根本不会混淆血缘,就算永宁侯缺少继承人,也多的是子侄可以过继,断没有便宜其他人的份。

若说他真的是永宁侯的骨肉,这里面又疑点重重。其他的不去多说,只说一点,他的母亲,从来就没有对他说过,他是永宁侯的子嗣。

卫敏文其实有很多话,想要问问他的母亲,偏偏他的母亲在官兵抓住他们之前,就不知去向了。

以前,她时不时也会消失一段时间,以至于卫敏文对她的消失,早就不当一回事了。那一夜,走之前,她来告诉他,她要去办些事,让他不用害怕,所有的事她都安排好了,不管出了什么事,他都会安然无恙的。

卫敏文原以为她很快就会回来,没想到她这一去,就渺无音讯了,后来他在狱中等死的时候,莫名就变成了永宁侯的骨肉,他的父亲竟然煞有其事地编了一个基本上就是在胡说八道的故事,最后还说她已去世,甚至连她的牌位,都被摆进了卫家的祠堂。

这件事里面,谎言太多,卫敏文都不知道该信什么了。但是,卫家的聪明人,没人对这事吭声,仿佛他的父亲瞎编的那个故事,就是真相似的。

至于他的父亲,这两个月来,卫敏文与他相处的时间,不算多,不过就这有限的几次接触,却让他发现,他的父亲表面上稳重干练,其实时不时就要变成不在状况内,但是这个经常不在状况内的男人,如今却是卫家一家老小的指望,卫敏文有时候想想,就觉得卫家怕不是要完。

有时候憋得慌了,他很想和人说一说这些事,偏偏他得装傻,更不想让人知道,其实他知道很多事。

至于有人时不时要把他当小孩子看待,拿些小孩子的玩意儿来讨好他,说句实在话,他看着就觉得很愚蠢。

现在,他一句话,很明显把父亲说得无话可说了,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个情况,他的心中,竟然暗暗有些高兴。

“那敏文喜欢读书吗?要不父亲为你请位名士老师,教你念几年书吧?”卫衍沉吟半晌,一招不成,又出了一招。

他自己不认识多少名士,但是齐兄认识许多名士,只要他厚着脸皮,恳求齐兄帮忙介绍一位老师,齐兄肯定不会推辞的。

为了儿子的学业能够有成,脸皮这种东西,不需要的时候,卫衍也是不打算要的。

“孩儿也不喜欢读书。”卫敏文突然发现,他父亲这个人,好像挺好说话的,忍不住就想试探一下,他的父亲,对他的容忍底线到底在哪里?

“那敏文以后想做什么?”卫衍自个儿从小让父母操碎了心,甚至到了如今,父母还在为他操心,更有人恨不得能把他揣在兜里,随身带着,才能安心。

不过他自觉自己是个做父亲的人了,也要学着为儿子操心了,所以就算儿子打算文不成武不就的,他也没有生气,反而耐心地问起了儿子的打算。

“孩儿就做个混吃等死的纨绔,不行吗?”卫敏文很认真地问道。

“敏文你是认真的吗?”卫衍满脸犹疑地望着他。

他隐约觉得儿子是在开玩笑,但是儿子说这话时的表情和语气,都非常认真,不像是在随意说笑。

“孩儿当然是认真的。”这就是卫敏文觉得他的父亲不在状况内的真正原因。

当前这个形势,他真的不能多表现自己,乖乖做个纨绔,才是最安全。毕竟此事疑点重重,他们自个儿都还没完全相信,却指望别人深信不疑,这是当别人都是傻的吗?

他吃喝玩乐一段时日,等到众人的目光,不再关注这件事,再说其他,也来得及。他的父亲是真不懂这些道理,还是在装傻?

柳氏听着他们的对话,忍不住露出了微笑。

敏文对着他们,毕竟隔了一层,才生活得那般小心翼翼,但是血溶于水,对着他的父亲,他就没这么多顾忌了。

“做纨绔有什么不好的,你自己还不是做了这么多年的纨绔?也就是如今年纪大了,才长进了一点,不过也就那么一点,还轮不到你来鄙视纨绔。”卫老侯爷横了儿子一眼,帮起了孙子,话里话外都在表示,他的孙子,就算立志要做一名纨绔,也是棒棒的。

“父亲,孩儿也没有这么纨绔吧。”这话,卫衍说着就有些心虚,声音慢慢地越来越低了。

他年少时,的确嫌弃有些事太过麻烦,有些不求上进,这是事实,不过,后来他不是努力上进了吗?老爷子需要当着儿子的面,和他翻这笔旧账吗?

“这话,你自己说着不心虚吗?”卫老侯爷是那种有了孙子,就可以不要儿子的人,在儿子和孙子之间,他必须帮孙子。

“好了,好了,衍儿都多大的人了,侯爷你就给他在敏文面前留点面子吧。依我说,敏文现在也不急着念书练武,先养养身体,过几年再说吧。”柳氏打岔道。

她这么说,倒不是因为宠溺孙子,而是孙子才刚刚认回来,风言风语还没有完全散去,现在的确不适合高调,免得再把旁人的目光,吸引到孙子的身上来。

“你母亲这话说得很对。纨绔就纨绔好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卫老侯爷知道柳氏的意思,帮腔道。

自从卫家认回了敏文,自从皇帝将敏文封做了侯世子,许多人就对这事有了不少想法,卫老侯爷自从知道了旁人的一些想法,常常忍不住觉得好笑。

若敏文真是幽王余孽,皇帝早就明正典刑,送他下去见幽王了。

皇帝与幽王之间,当年有储位之争。就算那时候皇帝尚年幼,记不清期间的那些惊涛骇浪,但是那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太后恐怕记忆犹新,肯定会经常提醒皇帝的。

后来又有“逆王案”,皇帝可是在猎场经历了生死劫难,当日稍有不慎,皇帝大概就要去见先帝了,怎么可能轻易忘记这个仇?

觉得皇帝会为幽王留下血脉,让幽王的子嗣享尽荣华富贵,再给江山社稷带来种种隐患,幽王都不敢做这样的美梦,旁人却要这么猜测,未免太过天真了。

而且这个幽王余孽的来龙去脉,疑点重重,就卫老侯爷想来,恐怕从头到尾就是一个陷阱,要陷入的就是那些真正的幽王余孽。

那么这事推测下来,就剩下两个可能,一是敏文是卫家的血脉,二是敏文是个与幽王与卫家全不相干的人。

这里面的确有不少疑点,就算滴血认亲,皇帝也可以做手脚的,真相恐怕也就皇帝最清楚。不过,这事皇帝到底会怎么做,其中也是可以窥一窥皇帝的心意的。

卫老侯爷这样的老狐狸,对这件事先从政治角度分析,直接排除了敏文是幽王余孽的可能性,然后剩下的那两个可能,就要从情感角度来分析了。

皇帝对衍儿越看重,卫老侯爷就越意识到,敏文应该真是儿子的骨肉,因为以皇帝的这个态度,就算衍儿没有继承人,皇帝准备为衍儿挑选世子继承永宁侯府时,也必会精挑细选,挑一个合适的人出来,封做世子,绝对不可能随便抓一个人出来,就让那人做永宁侯府的继承人。

再说,在这件事上,衍儿自己从来就没有怀疑过敏文不是他的孩子,他们这些瞎怀疑的人,肯定都是在瞎操心了。

不管衍儿到底是基于什么理由,对这件事深信不疑,他们这些做祖辈的,相信他就可以了,没必要在这件事上,担无谓的心。

如果卫老侯爷知道,卫衍深信不疑的原因,是因为他觉得皇帝对他这么好,肯定不会在这种事上骗他,卫老侯爷恐怕要气得吐血的。

皇帝在这件事上骗人的可能性当然是存在的,卫衍这傻孩子,竟然这么轻易相信皇帝说的话,真的不怕哪天被皇帝卖了,还在帮他数钱吗?

幸好,卫老侯爷根本就不知道这些前因后果,所以他依然可以这么笃定。

在座的四个人,三人同意,一人反对,这个反对的人,又不善言辞,更没脸当着儿子的面,去对父母撒娇,进而达到他的目的,肯定没办法翻盘了。

所以,就算卫衍自己很是纨绔,却望子成龙,不乐意儿子做个纨绔,也改变不了卫敏文接下来,当定了这个纨绔。

也许,这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子承父业吧。

“侯爷,时辰差不多了,是不是该摆膳了?”福祥细听厅里的说话声,已经告一段落了,他走到了门口,询问道。

“好,这就让人摆膳吧。”卫衍看了下时辰,点头同意了。

正院里用膳的地方,安置在了东边第一间。

见永宁侯点了头,福祥向外示意人开始上菜。这边的膳食,都是小厨房做的,走的是清淡精致风。

这么做,一来是因为卫老侯爷和老夫人年纪大了,为了他们的身体着想,膳食也该清淡些。二是因为永宁侯的膳食,也有许多禁忌,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用,最后呈上来的膳食,肯定略嫌清淡了。

不过只要有心,萝卜都能雕出花来。永宁侯的膳食,口味和种类不能追求多变,但是食材的品质却可以精益求精的,烹调的手法更是需要严加磨炼。

卫衍院里的这个小厨房,就是按照这些要求来选掌勺的厨子的,最后呈上来的成品,自然非常讲究。

卫老侯爷和柳氏,并非没有见过世面,但是看着这些精益求精的膳食,看着这些御用的盘碟,对于儿子在皇帝那里的受宠程度,大概第一次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

毕竟往日里,皇帝虽然赏这赏那,却不会来插手忠勇侯府的内务,卫老侯爷和柳氏,自然不知道卫衍在宫里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现在,他们终于对此有了直观的体验,不过这个体验,却让他们很有压力。

柳氏先前就担心过,卫衍的俸禄能不能支撑府里的花用,卫家的仆从们接手了这些内侍的活,能不能精心照顾好卫衍,而现在,卫老侯爷也意识到这一点了。

一旦卫家的人接手了,儿子的生活状况却一落千丈,就算儿子没有怨言,宫里的那位,恐怕就要乘机插手这边府里的内务了。

卫老侯爷自然不愿意皇帝太过插手这边府里的事。

宫里是皇帝的地盘,皇帝怎么精心照顾儿子,都是皇帝的心意,旁人不会和他去争,但是永宁侯府,合该是儿子的地盘,老是让皇帝插手,显然不是个事,被人知道了,更是件麻烦事。

但是卫家的仆从,一旦提供不了这么精心的服侍,皇帝要插手,他们好像也无话可说,毕竟,皇帝要是打着不能委屈衍儿的旗号行事,他们那些反对的话,就很难说出口。

卫老侯爷和柳氏对望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担忧。

唯有卫衍,并不把这当一回事。

粗茶淡饭的日子他能过,而且不觉得有多苦,奢华无度的日子,他也可以坦然享受。

毕竟,他在十多年前就和皇帝同寝同食,这些事就算开头他很惶恐,后来也会变得习以为常的。

“衍儿,府里的厨子,恐怕做不出这么好手艺的膳食。”众人安静地用了一会儿膳,卫老侯爷看着儿子,突然说道。

“做不出来就做不出来好了,孩儿又不挑食。”卫衍不解父亲为什么要这么说。

府里的厨子,手艺不如宫里的厨子,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若是哪家得了手艺一流的厨子,献给皇帝也是很正常的,为什么没事找事,要去和宫里的厨子比手艺?

福祥正站在一旁,盯着人传菜,听到永宁侯这么说,他的涵养功夫就算再好,掩在袖子下的手指,依然忍不住抖了抖。

呵呵,永宁侯说他不挑食?

对此,想来皇帝陛下有许多话要说。

好吧,现在永宁侯好像是不挑食了,但是在皇帝的这般宠溺下,他能保持住多久,这是一个很值得思索的问题。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