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之家
  1. 动漫之家
  2. 其他小说
  3. 距离有些远
  4. 519、双至27
设置

519、双至27(1 / 2)


陈文强回家就钻进书房,他想把自己这五年的工作笔记都找出来。小尹把午饭都摆到桌子上了,见他还在书房里翻,就喊他:“老陈,先吃饭了,吃完饭再找你的‘史记’。”

“好好,我这就过去吃。”陈文强答应着,还是找好了以后才停手,然后把十几个笔记本找个布袋子装好,放到门边。

他洗了手、过去吃饭,对妻子说:“小尹,记得提醒我下午带过去。”

小尹问他:“你要忙什么?把陈年旧账都翻出来了。”

陈文强就来自己在忙的事儿,细细告诉给小尹。

小尹就说:“87年新大楼刚开始使用,你也没回来多久,专科患者少,也是正常。在哪儿没个三年五年的,能打出旗号来的。”

嗯,也是。

但陈文强还是喟叹道:“但87年刨掉急诊的开颅手术,实际也只做了3例的择期手术。”

“88年呢?是不是好了一点儿?”小尹甩开87年不理会了。

“嗯,刚到十例。”陈文强有些惭愧。但他还是给自己找场子,描补了一句道:“每年递增的。跟你说的一样。90年接近30例了。”

“88年少那也不怪你。省院之前没有神经外科,患者都转诊出去了。久而久之,口口相传——省院不做脑瘤,那患者自然也就直接去能开颅的医院了。”

陈文强被安慰到了。他恢复精神头对小尹说:“我上午粗略地看了一下,今年一季度的择期手术,已经超过前年,就是90年的全年数量了。小李还真没有说错。”

陈文强若有所思。

“你统计这个做什么?”小尹放下筷子,看陈文强抱着饭碗想事儿、只吃了半碗饭就魂不守舍的,便问他道:“你们去年的择期手术超过200例了?”

“不可能超过的。”陈文强摇头。“具体数字我下午再统计一下。我记得上半年还是差得多了一些,做不到每周有四例择期手术的。估计上半年加起来也就和今年一季度的数字持平。

但去年下半年,尤其是后几个月,基本是每周4例以上。所有总数大概能在150左右,等我把工作笔记和病案室的资料对一下就清楚了。”

“那对比前几年,可就是大飞跃了。去年的手术,你和小李对半做的术者?”

“她做的术者多。外科手术这事儿,不是谁想把着不放手就成的。你知道我不是那没有容人之量的人。我自己可以干,但是我看着小李上手,却可以事半功倍。”

小尹赶紧笑着说:“我知道你在为人的方面,那是挑不出半点瑕疵的。像老程那么做,没压住谢逊,倒让普外科倒退了三十年不止。”

“是啊。算了,人死不论其过了。小尹,唉!我到底不如小李和谢逊的天分。估计再等十年,小李能超过老李,谢逊就不好说了。或许谢逊在普外科的深度和难度会超过老李,但他在骨科是零。”

小尹想了想说:“你那晚,就是上周去小李家喝酒那晚,你回来说谢逊去进修腹腔镜,回来给省院外科和妇科带来新的发展方向,你还记得不?”

“记得啊。怎么了?”

“那谢逊对省院的影响,就不是骨科为零能影响了。”

陈文强想想说道:“你说的是。盖棺定论,也该等谢逊退休的时候。”

小尹看陈文强还是没往嘴里扒拉饭就说:“你还有什么别的想法吗?”

陈文强点点头,把饭碗里的饭都吃完以后才说:“小李的这个做术者的手术量,放到医大附院,也够破格晋副高了。我等统计详细了,准备今年让她再破格一次。”

“行吗?”

“怎么不行。我那三篇论文,她都有参与手术,关键地方她也没退后,手术室那么多双眼睛看着呢。她作为第二作者,也是名实相符的。”

小尹想了想说:“那她晋了也好。多一个副主任医师,或许咱们省院正高的比例也能往上拔一个。”

涉及正副高比例的问题,不得不说是省院的一个遗憾。既往这么些年过去了,只有耳鼻喉科的老主任晋得了正高。且他今年上半年就要退休了。

为了脸面,省院也得把他返聘了。

不是其他人不想晋,而是横亘他们面前的专业论文和外语的要求,一下子就把所有人拦在申报之门槛处。

这也是省院被人诟病的地方。

什么水平啊。你们内外妇儿四大科居然没有一个正高!

所以陈文强这几年铆足心思、埋头在神经外科的疑难重症下功夫,才陆续有“烟雾病”、“硬脊膜动静脉瘘”术中造影等一系列上了难度的手术,出现在省院的手术室,也为他在省城的神经外科谋到足够的地位。

对于妻子一言说出自己的心中所想,陈文强缄默片刻就说:“今年老周会以体外循环来申请正高,老胡的专业论文和我的重叠。我估计儿外科的老柳、还有我们科的老石,也将陆续都会申报正高,我还鼓动小舒也一起试试。

事到如今,也是迫不得已。医大的专家堂皇的正教授、正主任医师的照片,已经挂到了门诊挂号室的墙面上。咱们省院要跟着做。可是咱们省院的副高职称的人数太少,恐怕这么多申报正高的不能都如愿。”

“那真就麻烦了。你说的这几个,抛开他们科主任的身份,还真都是各科室的顶梁柱,就是那个什么学科带头人呢。”

“是啊。我上午想到这个问题,就觉得为难。要是哪一个因为副高基数不足、不能申报正高,对个人是遗憾,对省院也是损失。

还有等我订的腹腔镜到了,要是谢逊的腹腔镜手术真能开展起来,估摸谢逊会再次提请破格。最迟也就是明年秋天的事儿。妇产科那边,苏颖若是今年能去进修,回来哪怕开展了几例经阴/道子宫肌瘤核出术,明年她都将提请破格晋升正高。那都是在东北三省都没有的新项目。他们夫妻俩以这个晋升正高,肯定能通过的。”

小尹点点头说:“那这样就更得增加副高的基数了。今年内外妇儿科,可还有其他人能进副高吗?”

陈文强板着手指头,把外科的主治医一个个给小尹都说了一遍:“咱们省院断层在中坚力量的那些个工农兵大学生了。主是大专晋升副高的工作年限,限定的比本科要长。本科是晋完中级后五年,大专要十年以上。

而且他们发的论文的级别总不够、外语也考不过去,就是我想拉拔他们破格,也没有站得住脚的理由。”

说道这里,陈文强感慨万分:“谢逊、关岚他们77年、78年这两届的本科生,也都是前年、去年才陆续晋完了副高。在他们这两届的本科生之后,就没给省院几个人。省里的分配原则那两年是哪儿来回哪儿去。”

“那你要不要先跟小舒商量一下。别到时候今年报正高的人太多,他也为难。或者是小李破格的事儿,又要跟医务处他们谁争执的,总是不美。”

“我下午整理出来之后就跟小舒说。”

*

下午,陈文强把神经外科的病历整理好了之后,便拿着数据去找舒院长。把自己和小尹中午所言,大略地说了。

他最后说:“老舒,我是怕咱们省院副高的基数,不足以支撑起这么多申请正高的人。而且内科那边,今年是不是还有人想晋正高,我尚不清楚。”

“老陈,你去年挖来的罗主任、谭主任他们几个,他们今年就是不提不念的,等你今年晋完了正高,他们明年应该有很大的可能性提出申请……”

“我明白,无论是外语考试、专业论文,对他们那几个人都不是障碍。他们只要提出了申请,凭他们各自导师在省里的专业人脉,都能保证他们顺利通过答辩。那么老胡、老梁等人就危险了。”

“所以,咱们今年得多些晋副高的。”舒院长略眯着眼睛、赞扬、佩服地看陈文强。就知道他这人务上那件事儿,就会把那件事做到最好。这不,自己都没有到的正副高比例问题,他就先行一步未雨绸缪、早为之所了。

陈文强看懂了舒院长对自己这想法的赞赏眼神,略显不好意思地说:“临床能晋的也就那么几个。不然我也不会把小李算上了。”

“还有一些人,你忘记他们了。你没考虑医院管理方面的政工人员。打头的唐书记、之后的院办章主任、医务科的秦处长。这些有中级职称的管理人员,今年要动员他们申报副高。晋副高职称审评权在咱们省院,基本是咱们通过了上面就会照批。且政工是不需要考外语的。但政工的副高,也算在高级职称的基数里。”

对呀,政工啊!院办的管理人员,这起码又能增加十来个副高了。陈文强咧嘴而笑,就知道什么难题到小舒跟前都不是事儿。

接下来院办所属的工作人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各管理科室的主要负责人,都开始埋首在如何对医院进行现代化管理的专题学习上。以期在7月份之前,能写出刊登在专业期刊上的、达到晋职称要求的论文。

*

清明节的周一上午。

“敏敏,”严虹兴奋的声音从电话里传出来,“结果出来没有?”

“阳性。”李敏有克制不住的小激动。

“哈哈,恭喜你啊。”

“同喜同喜。晚上到我家吃饭,请你喝果汁、请潘志喝酒。”

“不去。你把酒送我家来,潘志喜欢在自己家里吃饭。”

“行啊,我中午就让小艳把东西送过去,晚上去你家吃。”李敏对在自己家吃饭、还是去严虹家吃饭没什么挑剔,怎么都是这几个人。要说让小芳给自己单独做饭,两家分开吃,那暂时还是算了吧。

“哎,敏敏,你告诉穆杰没有?”

“没呢。也不知道他在忙什么,这都回去好几天了,也不见他打电话过来。”李敏的小小哀怨心理,透过电话线传递给严虹。

严虹赶紧安慰李敏:“你别急。或许今天中午就打过来了。”

……

撂下严虹的电话,李敏双手十指扣紧、支肘撑着额头百思不解,为什么一个大活人就杳无音信了。想了又想,她还是要了穆杰他大哥单位的长途。

电话打通了。

“你找穆老师啊,他弟弟受伤了,他这几天都没来上班,请假护理他弟弟去了。”

“他哪个弟弟啊?在哪家医院?”

“就是当兵的那个弟弟。具体哪家医院教研室就不知道了。”

李敏呐呐对电话里说了一声“谢谢。”然后都不清楚自己是怎么撂下电话的。

*

拍门声骤然响起,走廊里也跟着出现跑动的声音。

“李主任,李主任。”

李敏被叫醒,她惊惶地看向门口。大白天的叫得这么急?

“什么事儿?”李敏捂住突突乱跳的心口。

“2病室4床突然没呼吸了。”

“我马上就过去。”李敏赶紧把穆杰受伤之事抛开,抓了听诊器就快步往2病室去。2病室4床是准备明天手术的患者。这患者在京城折腾了两个多月,也没排上手术季的床位。回省城去医大附院,又赶上年前的最后一波手术高峰,那一床难求的时候……迫不得已,他才来省院排队。

这不,这都4月初了,他才刚排上。

李敏赶到2病室,充耳就是患者的母亲和妻子已经哭得不像人声的嚎啕,她一颗心忍不住地往下沉。可2病室门口围的人太多了,人挨着人,挤得水泄不通。真是哪儿都不缺看热闹的,这不是要耽误事儿嘛。

“让开、都让开。”李敏又急又气,使劲喊,几乎要喊破音了,围观在外层的患者家属注意到她,才互相间挤挤,让出了个位置。

容她侧身挤进去。

李敏挤到里面,却发现马大夫和邓大夫是已经放弃抢救的站姿。她看一眼患者的僵硬姿势,上去检查颈动脉波动,触手温度让她心头发凉:“什么时候发现他没的呼吸?”

患者的父亲老泪纵横。他抹了一把眼泪说:“早晨睡醒了还好好的呢。他一直等手术的准信,你们查房告诉他明天可以做手术之后,他一直就很兴奋。刚才护士过来通知让他去换药室剃头发,他坐起来就倒下去了。”

李敏看向站在一边的护士小吴。

“刚才你过来通知的?”

“我十分钟之前来通知的。我在换药室摆好了东西等着,左等右等不见人过来,就来病室找。就见他爸妈和媳妇在劝他起来去备皮。我凑过去想好好劝劝他,这开颅手术必须要剃光头发的。可这一看,发现这人早都没呼吸了。”

这,这让人怎么说?

这,这,突然没了呼吸……这算是怎么一回事儿啊?

患者的老母亲还在嚎啕:“这好不容易排到床位了,明天就手术了,我的儿啊!大夫,你们救救他啊。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啊。”

“让护士长来吧。”李敏心情更不好了。

邓大夫就对死者的父亲说:“赶紧给他换衣裳吧,不然等完全僵了,就不好办了。”

老头的眼泪一把把的,怎么也抹不干净。“我们看他坐起来就躺下了,以为他不想剃头发的。我们仨围着他劝,可谁知道,谁知道……怎么会这样呢?”

“兴奋过度。”邓大夫轻轻嘀咕了一句。

护士长吕青很快就赶了过来,驱散看热闹的人群后,太平房的张师傅跟家属谈好了收敛的档次,很快把人推走了。哭哭啼啼的患者家属也跟着张师傅走了。

吕青叫了护理员过来把床上的所有东西都收走,也就是几个呼吸间,4床上就只剩了光秃秃的床板了。

李敏叹息一声对进修大夫说:“先写死亡小结吧。要不要做死亡讨论看陈院长的。注意2病室的其他人别受影响了。”

2病室还有两位患者在住院呢,是准备下周做手术的。

“是。”马大夫和邓大夫答应着,领着实习生去忙了。

*

李敏从二病室出来,对跟着自己出来的护士长吕青问:“吕姐,这个死亡得怎么算?算咱们科的死亡率考核里吗?”

“我也没遇到过这样的事儿。等我回头问问护理部的。不过这事儿怎么也怪不到咱们头上。他是三级护理的术前患者,呼吸骤停了,家属居然以为他是在耍性子。唉!不说他了。我听说你上午去做妊娠试验了,结果如何?”

“阳性。”

“恭喜你啊!你家穆杰知道了,那还不得高兴坏了啊。”

“吕姐,穆杰受伤了。他大哥请假在护理他。我现在不知道他伤情,也不知道他在哪家医院。”李敏忧心忡忡、情绪低落。

“哎呀,那怎么办?”吕青为李敏着急:“那他大嫂呢?你再打电话问问他大嫂。”

“我还真就不知道他大嫂的电话。我知道了,我让我弟弟过去他大哥家看看。”

*

李敏颇费了一些周折,才在傍晚的时候,找到了在读研一的弟弟。当她从亲弟口里得知有关穆杰消息时,气得忍不住骂他了——

“你到底是我弟弟还是穆杰大哥的弟弟,他让你不告诉我你就不告诉我啊。”

“那个,那个,嘿嘿,姐,不能生气的。穆家大哥也是为你好。他说你要给我生小外甥了,不让惊动你,怕吓着你了。”

李敏气笑了,我都不知道的事儿,你们仨还谁都比我清楚了。

“你姐夫伤哪儿了?伤得重不重?怎么受的伤?”

“不重不重。就是有个小孩子在站台乱跑。他为了救那个小孩子受伤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