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之家
  1. 动漫之家
  2. 其他小说
  3. 距离有些远
  4. 608、考验9
设置

608、考验9(1 / 2)


舒院长带着两个保安进来了,主任办公室里的人数对比发生了变化,气氛也随之改变。刚才还振振有词的男人,看看进来之人的气度还有挺壮实的保安,便有些蔫了。

罗英冷笑。

假如自己还是妇女队长的身份,对这样没胆子、没脑子、胡说八道、妄想推卸责任的人,她会让来人后悔一辈子。但自己现在是科主任,没必要亲自下场。于是她看向医务处的卢科长。那言外的意思:这属于你们医务科的工作了。

舒院长带着人在边上看着呢,卢科长避无可避,就先咳嗽了一声,然后才开口说话。

“你媳妇死了,你现在急于找到原因的心情,我们是能够理解的。但你媳妇送来的时候已经昏迷了,那个,咳咳,她的病情是非常重的。这个你是知道的。来我们医院之后,我们的大夫尽全力抢救她了,才有她昨天的苏醒。”

“对啊,她昨天已经都好了。”死者的丈夫急赤白脸地嚷嚷。

不等他再说出别的话,罗主任抢先截断他说:“患者之所以来住院,是因为她在家没好好用胰岛素。你作为他的丈夫,你用劝阻不了她做借口,我们是不能理解的。因为这个糖尿病患者,她不是刚刚生病,也不是用了一年两年的胰岛素了。如果她按照医嘱好好使用胰岛素、控制好血糖,绝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酮症酸中毒昏迷。”

陪着死者丈夫的那两个男人这时候出声了:“大夫都这么说了,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你就是巴不得我姐姐死,是吧?”

“我没有。你姐姐明明昨天已经清醒了、好了的。她要是一直看着,”死者丈夫的手指向莫名:“那你姐姐就不会死。”

另一个男人就劝说争执起来的郎舅三人:“医院自然要说不是他们的责任了。嫂子才刚过40岁,又不是什么要命的大病,哪有送进医院还死人的。”

罗主任听这人话里话外在挑拨死者家属把矛头对医院,立即驳斥他道:“你问问他知道不知道,高血糖会死人?还有谁告诉你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不死人的?患者的血糖太高,送来得太晚……假如他再晚几小时送他妻子过来,她可能连苏醒的机会都没有。”

罗主任抽冷子又把矛头对准了死者的丈夫,她话里的内容隐含的意思太丰富,令满屋的人,像被按了暂停键,立即一个也不动了。

但罗主任她还接着往下说呢:“要不是昨天下午患者苏醒了,我们还不知道她没有按医嘱使用胰岛素呢。你媳妇死了,你也不要怪责别人,要怪也只能怪你自己、怪你媳妇,没有按时、足量地使用胰岛素。”

对媳妇怀有别样心思的男人,罗英见得太多了。这是她扎根农村,在生活的底层,从多年的生活中淬炼出来的经验。但她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那男人蛊惑过妻子,不需要按着医嘱用胰岛素!

不然她昨天就要报警了。

而卢科长在察言观色把握时机等方面的功力是非常强大的。他见死者的丈夫气焰降低了,立即就说:“行了行了,你们该回去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我们医院里有不少住院患者,你们别吵到其他人养病了。”

俩保安也配合卢科长过来撵人,连推带架地把四个男人弄走了。

*

“舒院长,不好意思啊,还麻烦你走了这一趟。”罗主任待死者家属都离开了,才跟舒院长说话。

“没事儿。你叫莫名,是吧?”

“是。”莫名第一次见到这样不讲理的死者家属,她难免在脸上带出了惊悸之色。

“你不用害怕,好好值班。我会吩咐保安看好楼梯和电梯。”

“谢谢舒院长。”

舒院长、罗主任还有杨大夫一起离开了内分泌。

电梯里,罗主任盯着不断闪烁跳动的、红色楼层提示数字,突然幽幽地说:“那男人心怀不轨。”

杨大夫自知没有在舒院长跟前说话儿的余地,故他抿紧嘴巴不吭声,靠着电梯壁,假装自己不存在。

而舒院长知道罗主任下乡多年,又是妇女队长,她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比自己丰富,就点头答道:“应该是你说的这种情况。但话说回来,死者是Ⅰ型糖尿病,也不是刚得的,该怎么使用胰岛素,她应该比莫名更有经验,不按医嘱执行的后果,她也比莫名更清楚。”

“是啊,命是自己的,她不听医嘱,是自寻死路,也怪不着她丈夫。”罗英昨天在患者清醒的时候,就有跟患者问过这问题,但是那患者明显没把自己的话听进去。

“罗主任,回头你把病历总结一下,等轮到咱们内科出题,就用这个酮症酸中毒去考那些住院大夫。”

“好。”罗主任立即答应下来。这样自己也有理由去神经内科、去医务处要封存的病历了。她想看看神经内科今天白天到底是怎么用药的,怎么患者就死了呢。

*

三人在集资楼前分手,罗主任和就听到自家的电视机声音,不用问罗家老俩口是在看电视呢。她跟在杨大夫的后面进了单元口。

杨大夫掏出钥匙开门,在拉开门的一瞬间,他回头说:“罗英啊,要不找个时间给爸妈检测一下听力,看是不是需要配助听器了。现在晚上凉,邻居都关门关窗的,这么大声音没什么妨碍。可再过一两个月,大家都开门开窗的,晚上会影响到别人了。”

罗英知道自家电视机声音放得大。那是因为父母亲年龄大了,耳朵背了还觉少。而罗天又不在家住,这集资楼的隔音挺好的,不像原来住在筒子楼里不隔音,她便没有干涉父母的小兴趣。时间长了就让父母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不再看默片了。不看到电视屏幕上出现再见,那是绝不会关了电视机去睡觉的。

若是声音只影响自己夫妻也就算了。眼看着天热要开窗了,还是不好影响邻居的。丈夫的提醒恰是时候。罗英应下要带父母去检测听力。夫妻俩一起进门,在向老俩口打过招呼后,又一起回去卧房看书。

杨大夫拿起书本,却问罗主任:“这就算完了?”对刚才内分泌科的事情,他有些没完全弄透溜。

“不算完还能怎么地啊。昨天莫名跟我请假时,我看过她的所有医嘱都是没错的。”罗主任看着带探究神色的丈夫说:“你别单看患者的血糖下降、酸中毒的纠正,其实算快也不算快。她不仅是发病前的24hr没按医嘱用药,她这一段时间的胰岛素用量都不足。她不仅是酮症酸中毒,还混有高渗性高血糖的。只不过按照临床诊断标准,前者更明显罢了。而后者的死亡率在50%以上。还有她该用的药物我都有给她用了,剩下的只能怪她自己了。”

杨大夫对高渗性高糖状态还是知道的。所以他对患者,这个长期慢性病的患者,私自该用胰岛素的使用有些接受不了。他低声问道:“那患者不知道改了胰岛素会出现并发症、会死吗?”

“哼!她知道不知道的,现在只有天地知道了。”罗主任的态度里,带出来一点儿不屑。

杨大夫很勉强地点头回应了妻子一下。

他这样的神情落在罗主任的眼里,罗主任就想对他多说几句了。她认真地解释道:“你不用觉得奇怪,我在医大附院的内分泌工作了十几年,这几年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也见了不少例酮症酸中毒的患者。等病情发展到了脑水肿时期,有的患者脱水治疗立即见效,给了营养神经的治疗后,复诊随访也没有什么后遗症。但有的啊,还真就回天乏术。”

杨大夫没有接触过内科这样的病例,他木然地点头,等着罗主任继续往下说。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在其并发症上。酮症酸中毒是急性并发症,教科书在糖尿病这一章节里,专门把这个列为重点去讲、去提醒所有的医学生注意。但这个患者啊,明显是没那么好的运气……”

也是。人还是要看运气的啊。

*

莫名等所有人都离开以后,越想心里越不舒服,她迫切想找个人说话,但她又不能脱岗。她无处可去,便回到护士办公室。

今晚的值班护士,带着一个卫校的实习生在值班。因为科里没有重患,锁上病房门之后,她抱着毛线活开织。她的年龄超过四十岁了,是与护理部廖主任同一年分来省院的,也是下过乡、在农村插队多年的人。

她见莫名的情绪不高,就劝说她道:“莫大夫,你用不着为那死人的事儿不高兴。我在消化内科十几年,看多了明知自己是溃疡病,还不按时吃饭吃药的。咱们当大夫护士的说十遍,不如他们身边的人说一句。”

莫名笑着谢过她,然后幽幽叹息道:“我就是想不透,明明什么医嘱都是对的,怎么她就脑水肿了?”

“这个你就得去问罗主任了。咱们省院的内分泌还是罗主任来了以后才立科的,这你也都知道,这个患者她这还是第一个糖尿病死的呢。以前消化内科也收糖尿病的患者,但是像这样到了酮症酸中毒阶段的,都不往咱们医院送,人家自己就都去医大附院了。”

莫名深深叹气。“要是知道她会死,我昨天下午就不回医大了。”

“没用。你昨晚还能在科里看着不成?我跟你说,那是个Ⅰ型糖尿病的患者,她要是前面那些年不好好用胰岛素,她活不到现在的。她啊,现在是自己作死,怪不着别人的。”

“但她要不是我管的患者,唉!我上回收治的那个比她还重呢,也就不到半个月就痊愈出院了。”这才是莫名心里最过不去的地方。

“哼!临床上从来就没有病轻的就一定不会死的说法啊。”老护士换了一根针,调转一下手里毛衣的方向,一边说话一边干活。“等你看多了自己作死的,你就不回在乎了。哎,莫大夫,你听说没有,陈院长和李敏连着死了两个开颅的患者了。”

莫名昨晚留在医大没回省院这面,今晚也是掐着点来接班的。她还真不知道又死了一个的。“不就是周四那个没下来台吗?怎么又死了一个?”

“在ICU死的。你说陈院长和李敏打开脑瓜瓢、都做了多少脑癌了。我听说要来省院开颅的患者,是因为省院这面死人少,听说手术都要排到一个月之后呢。”

“去年初就要排到一个月之后了。一度排到一个半月呢。医大附院那面加台了,这面排队的才少了点儿,不过医大那面排期更久。”莫名对神经外科知道的比较多,因为徐强有两个小品种的药,差不多单用在神经内外科,她也就跟着关注这两科室了。

“但这一下子连着死俩,还不止两个呢。前些日子术后也死了人的。你说来咱们这边开颅的人,会不会受影响,是不是会少了啊?”老护士停下手里毛线活,抬头问莫名。

“我哪知道啊。”莫名立即封口。

会不会受影响莫名不知道,但她知道这个话题太危险——怎么答都容易进坑里。于是她不想再与值班护士聊天了。她摸起电话,想想又对老护士说:“我去大夫办公室打电话。”

“好,你去吧。”这老护士又低头继续织毛衣。她的动作飞快,没一会儿的功夫,就又换了一次针。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