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不都围着她转的道理,黛玉自幼是知道的。
人无完人的道理,黛玉如今也是知道的。
只是对于当今的皇帝,人人都称其为“圣人”,都说他英明神武,黛玉自然对号入座,将其等同于她素日所学那些明君看待。
所以,黛玉对他全知全能的期待值有多高,现实就有多幻灭。当今天子,竟然是更喜欢臣子溜须拍马的!
她做了这个新机器,哪怕看不到长远的外贸收益,至少眼前能用更短的时间,更少的钱教百万将士穿的暖和。
可皇帝就这么将技术搁置了。
从前贾敏说:只有家人会照顾你的一切情绪。以后遇到对你不那么好的,不管他就是了。
黛玉现在只好先不管他。
虽然那是一举一动都叫山河震动的皇帝。
那边贾敏进了贾府,从西角门直达贾母的院子。贾敏自然知道这个角门是离贾母居所最近的,是家下里日常走的。
可是这个进门的一幕幕跟她梦里黛玉进贾府渐渐重合,贾敏按下着心中不适,去见贾母。
贾母看起来精神还不错,贾敏松了口气。
她之所以丢下女儿独自回林家,不光为了听王夫人诉苦托请,也是为梦里母亲去世、国公府被抄家的结局不安,想着赶早不赶晚,多找点跟梦境不同的地方来。
何况不管怎样,这是她的生身之母,那梦若是黛玉所遇神仙给的警示,她也不能撂开手不管。
此时众女媳是久候了的,厮见毕,报说两位老爷也过来了,众媳妇避过,贾敏也见了哥哥并侄儿们,互相都问候了,贾敏暗暗打量众人,心情沉重起来。
他们相貌形容与梦里所见太像了。国公府的靡费铺张也太像了。
明明她走之前,还不是这样。
贾母看贾敏脸色不虞,怕她劳累了,早早撵走诸人,连王夫人也撵走了,母女们开始说些私房话。
贾母才知道,贾敏这大冬天的带着女儿赶回来,是奉旨而回,叩头谢恩的。
看贾敏的唇色自然许多,眼下也少了青黑,些须细纹都舒展开了,贾母心里踏实了些。
姑老爷跟玉儿都是好的,敏而虽还是没个儿子……但此时不必提,省得敏儿伤心。
又想一件来:“怎么圣旨下得到玉儿身上?莫不是有什么缘故?”
贾敏便说了黛玉做新织机的事。
贾母叹:“我们都成了聋子瞎子了。”
从前鼎盛的时候,不需要张口,自然有许多人将消息递过来。
贾母不再言语,免得添了女儿的烦忧。
说到底,无非是国公府的空架子渐渐护不住人了。外头还好,与忠顺亲王那一系的龃龉是越来越多,连众多营生都保不住了,就剩庄子还捏在手里头,根本不够一大家子用的。
贾敏看母亲脸色慢慢也猜到了,跟梦里一样。
便劝道:“母亲哥哥何不俭省些?我看现在家里很不必这许多排场讲究。”
贾母摇头:“越是里子上丢了实惠,面子上就越得撑得住才行,不然人人都敢踩上来一脚,就不止是忠顺王府了,小鱼小虾都要咬一口肉,亲戚们也未必都是好心的。现在我是老了,许多事也管不动了,就是护着孙子辈长成罢了。”
贾敏沉默。
哥哥嫂嫂们之间的不和,母亲对他们的失望,已经不能更多了。
她如今算是外人,梦里又说的不清不楚,该如何警示母亲呢?
贾母素来是乐天的性子,很快说起了高兴事:“好在凤丫头是个好的,这几年都是她当家,账面上比那木头似的强多了。我也活不了几年,在一日,且乐一日,重孙子也有了,等宝玉成亲也就没心事了。”
这个王熙凤嫁来的缘故贾敏还记得。那年,外头贾、王两家因交接京营后,新人旧人人事安排不当闹了些生分。里头王夫人管家手段又差,贾母不怨贾政不懂庶务,却给儿媳妇好大没脸。王家要融入京营中,还得贾家背后帮扶,贾母这才得以聘了颇有“辣子”名头的凤姐儿来家,一来加强联姻,跟京营不能彻底断了线,二来也是要分王夫人的权。
不过贾母一提到宝玉,就刹不住闸了,不容贾敏细细的捋清抄家的来由。
“这宝玉,跟你爹是越长越像了,以后咱家要再起来,恐怕就要靠他了。”贾母说完又鄙视了一番二儿子儿媳。
“一个窝里横的主母,只知道盯着后院的一亩三分地。”
“元春进宫去又能怎样?难不成送个嫡女给皇帝,他就原谅府里,要重用他了?”
贾敏默默倾听、附和,贾母渐渐地能放开说了。
她也是平日里憋得很了,家丑不好外扬,跟老妯娌们更不好开口,也就女儿她能放心。
说着说着,贾敏回到贾府后的那些隐隐地不舒服渐渐去了些,那些抄家的阴影也散了些。
怎么说呢?从大处看,就府里这样子,哪个也没本事大到犯抄家灭族大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