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之家
  1. 动漫之家
  2. 其他小说
  3. 民国小闺女
  4. 15、第 15 章
设置

15、第 15 章(1 / 2)


徐若若说完话其实就有些不好意思了,虽然对方救过自己,但是真较起来,也只不过是见了三次,算不得熟悉。但是徐若若生性活泼,即便是面对生人,也不会手足无措到成了锯了嘴的葫芦。

看到宋均之竟然真的迁就自己,有些惊奇,却也展开笑颜。这坐在一处总不能干晾着吧,势必要说些什么,场面也不至于尴尬。徐若若也不拘谨,毕竟在自己家的地盘呢,身为东道主就得有个待客的样子。

这时候茶楼伙计也陆陆续续端了些茶点上来,配着刚沏好的茶,品起来还是很有几分滋味的。

徐若若原本想给宋均之介绍介绍这些茶点的,谁知道他熟门熟路就拿了一块江都方酥,径直尝了一口,“味道还不错,很地道。”

顶着徐若若有些惊讶的眼神,他慢悠悠的解释,“我是淮扬人,你让伙计上的这些茶点,大部分都是自小尝到大的。你家做点心的师傅,应该是淮扬来的厨子吧。”

“你这么知道?”徐若若杏眼微瞪,很是讶异。

“这里头除了淮扬一地的点心,其余的,都只能称尚可。”宋均之轻啜了口茶。

徐若若皱了皱眉,玉白的小脸不乏疑惑,“可是,我尝着还好啊,这个驴打滚吃起来就很不错,我平时可喜欢了。”

宋均之放下茶盏,“比起北平五福斋的,味道只算平平。一方糕点一方味,真要正宗,恐怕还得去北平才能品的到。”

徐若若此时的兴致却不在糕点上了,“你怎么对北平这么了解,你不是说自己是淮扬人吗?”

宋均之眉目舒展,悠然品茶,“我虽是淮扬人,但年少离家,去北平漂泊过一段日子,也算知道些风土人情。这两地之间的风貌,我了解的不甚多,可也能说出一二。”

徐若若恍然大悟,“难怪你说话没什么淮扬口音,原来是在北方呆的久了,说话的习惯都改了一些。我原先听你说自己是淮扬人还觉得奇怪呢,明明细听之下,不似淮扬乡音。”

“对了对了。”徐若若像是想起什么,有些兴奋,“你方才说,正宗的驴打滚应该去五福斋吃,那是不是像豌豆黄、萨其玛、枣泥糕之类的糕点也都一应俱全。我记得我爹有位友人从北平游玩回来的时候,带回了什么八大件,味道吃起来很不错,我最喜欢的就是枣泥糕。”

一听徐若若的形容,宋均之就了然,稍坐直了些,一手轻叩茶盖,瞧着很有些清隽洒脱的风姿,“五福斋的豌豆黄确是不错,不过你后头说的京八件,我吃过味道最好的并不在这些老字号里。

而是开在北平大学附近的一个小点心铺,具体哪条胡同哪条路说不清楚,他家也没有什么牌匾名号,就是父传子,子传孙,按着祖上传下来的方子做。虽然名声不显,但是味道却极好。每每去他家,我们都是循着香味走的,而且他家价格实在,用料也足。”

徐若若听的很是认真,还跟着赞同举例,“我知道!就像灌汤包,比起那些大酒楼,其实真较起来,还要属巷子里一对老夫妻做的最好吃。”

提起自己擅长的,徐若若显得有些兴奋,她自小在这明宣坊长大,又是贪吃的性子,她家附近的一片地儿,有什么明里暗里的好吃的,她基本都能知道个十之七八。

“要是有机会的话,下次我可以带你去尝一尝。很多好吃的都藏在那些巷子里,不是熟悉的的人根本就找不到。”徐若若展露笑颜,有些骄傲的邀请宋均之。

还是个小姑娘啊,宋均之暗想。满心满眼惦记的都是玩乐吃食,也因此更容易满足。

闲聊了好一会儿,看着底下的评弹都唱过了两折,时候也不早了,宋均之起身打算和徐若若告别。

徐若若虽然比不少闺阁女子都更自由些,但平时认识的人也不多,只是多了些交好的同学,每日上下学能绕着申城走那么来回两遭。能借此多闻些市井烟火气,像宋均之这样的成年男子,真较起来,只恐还是第一个。

不过幸运的是,宋均之品貌出众,博闻强识,就算对着徐若若这个懵懵懂懂的小姑娘,也很有耐心。他这些年经历颇丰,言辞风趣,三言两语间,徐若若便觉得自己眼前出现了另一幅生动的世间景象。

京师风貌,曾经的天子都城,百姓的热闹熙攘,还有北平诸校的学生们,崇尚自由风尚,接纳新文化,以及脾气各异的文人们。

宋均之就谈起,他们学校有一位先生,就喜欢随着自己的喜好,课上从来不带学校印发的教材,兴之所至,讲课时不论是杂文异谈,还是史家绝唱,总之,就是不按着课本来。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