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心没肺的顾则省在外因儿子被吹,整日飘飘然,看儿子和正妻越发顺眼。
事实上,假的就是假的。夫子是顾母叫人买通的。传奇小故事和诸多诗句是顾夫人自己写的,买通人手传到扬州城里去的。
顾夫人盘算,年少聪慧算不得大事。能借此帮他们母子稳固位置,划算的不得了。
外头知晓更好,谁知,神童的风带起一片涟漪,像是石子儿重重砸进湖里,在扬州城里掀起了神童旋风。
处处是讨论顾家神童的声音,各种诗会、花会,乃至于书院秀才学子举报的席会邀请函,雪花似的飘进顾府。
顾鸣年少历经人情冷暖,诸多险恶。心,智早熟,的确比普通孩子成熟理智。但那些被吹到天上去的小故事,涉及写作和应变能力,真不是个单纯早熟的十岁孩子能做出来的。顾夫人慌了,担心谎话被戳穿,只能日日用各种借口推拒邀请。
拒绝不是长久之计,外头传的沸沸扬扬,顾夫人心焦但不敢叫儿子参加邀约,那不是猪八戒照镜子,显形了吗?!
索性,把儿子送到道观去,还演了场戏,刻意借用道家高人的名头,推说顾鸣早慧易殇,道长箴言,顾鸣必须在道观修养身心数年,远离红尘俗世,研读道经褪去俗气,方能保住性命云云。
神童之事闹得太大,顾母担心有人盯着。把顾鸣送到偏僻无人的小道观五年,那里日子清苦难熬,每日面对的都是晦涩难懂的经文和豆腐青菜,诸多粗茶淡饭。
原主地狱开局,好不容易过上了几天好日子。又被母亲送进道观,他憋着一口气,要回家,要成为人上人。
15岁那年,被迫清修五年的顾鸣终于能回到顾府。过去五年顾夫人借着儿子的神童名头提升地位,整治家宅,坐稳了主母位置。顾父也浪子回头,玩腻了小妾,把心思放到顾家生意,顾家地位稳固。
少年回府时,迎接他的是富贵雍容的陌生父母、四岁玉雪可爱的同母弟弟,诸多长成的庶子弟弟。
顾鸣很激动,被顾夫人抱着大哭一场。他以为会有好日子过了,顾鸣想上进,要掌控自己的命运。但事实与他预料的完全相反,顾夫人偏心小儿子,不仅如此,府内与他年纪相近的庶子有的已成家立业,有的读书科举。
唯独他一个蹉跎在道观里,研读经书,靠着老道讲经,只大致看过四书五经。他文不成武不就,身子孱弱,完全被人遗忘,没有任何被投资看重的价值。
顾父与兄弟们见他,讨论学业,讨论秋闱春试。那少时推他进湖里的庶子兄弟用功课刻意刁难。顾鸣怒火熊熊,却胸无点墨。脸上火辣辣的,像被人重重打了一巴掌,嘴里说不出答案,孤僻又沉默。
顾父失望于他天才不再,庶子兄弟们欢喜得很,怕顾鸣占据更多的家业,刻意刁难,在所有人面前诋毁他,拉他面子,狠狠把他踩进泥地里。
都见不得他好,他们将曾经的神童归来却胸无点墨,三棍子打不出个屁的消息,散布的天下皆知。
本以为回府能享天伦之乐,看到母亲,得到重用疼爱,可以读书识字的梦想不仅没实现,顾鸣反而受到了比年少更多的嘲笑讽刺,每个人看他的目光好似都带着不同意味儿的失望奚落。
生身母亲顾夫人口头上安慰一两句,抱着他哭儿子命苦。
顾鸣说想进书院读书,顾夫人一个劲应着上进是好事,扭身去照顾小儿子,浑然没将他的上进放在心上。只说顾鸣年纪太大,上书院跟不上进度,找个夫子教教就是了。
还不忘记次次嘱咐他,莫要戳穿当年之事。顾夫人与儿子多年不见,很顾忌顾鸣阴郁性子。
怕他故意出卖自己,意味深长讲自己坐稳主母地位,他们母子才有好日子过。
好日子?他哪里有过好日子!
顾鸣不懂顾夫人是觉得自己去书院学习丢人,还是怕他回来会抢她心爱小儿子的家业。
他只明白,没人爱他,他想往上爬,只能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