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黄时端午又,葵花红处故园飞。
又是一年端午时节,谢家的仆妇早早起了做好各色粽子,由主人拿着送客。
朝廷休沐,谢棠去郊外寻了新熟的新鲜梅子和郊外庄子上的婆子腌好的青梅酱给孔令华下饭。
孔令华这一胎怀的有些艰难。今年二月,正是孔令华怀孕第三个月的时候。妊娠反应大的吓人,吃了吐吐了吃,生生把人折腾的脸色苍白。
直到过了上巳节后才好了许多,但仍旧是吃不下东西,只有吃些酸的才觉得舒坦。
如今梅子刚熟,谢棠便想着给孔令华寻些极新鲜刚摘下来的回去。用冰鉴镇了,吃着也清爽。
要说户部也是极忙的。春天春耕、夏天治水、秋天收税、冬天劳役。军饷,俸禄、灾荒、农课。什么东西都要钱,一年到头简直忙得脑袋都大了。
谢棠这半年管着新建的衙署织造司。一切都是从头开始,没有比十三个清吏司的郎中轻松多少。
各地的织造厂已经办了起来,靠着新式织机朝廷又多了一大笔收入。而谢棠领导的新建的织造司也因此得了厚厚的赏赐。
织造司除了主官谢棠外,还有三个员外郎,都是浙江或是湖广人士。是谢棠一手提拔起来的,算是他的心腹。
这些人是不认李东阳和谢迁,只认他谢棠一人的。
浙江余杭的那位员外郎算的一手好账,可惜当年殿试时只考了一个同进士。
“同进士,如夫人。”他因为同进士的出身进身艰苦难。在地方做了十多年,政绩卓著才升回京里。结果被分到户部照磨所做一个六品主事坐冷板凳。若是没有谢棠的提携,只怕是要一辈子在照磨所蹉跎岁月。
浙江余姚的那位却是当年谢棠回乡科举的时候偶然间资助的一位寒门子弟。
这位考中进士后一定要报恩。当初谢棠入户部的时候,这位就想法子调到了浙江清吏司。如今谢棠要走,他自然也是要跟着。
另一位是宜昌人,是主动来投靠他的。这位宜昌的员外郎出身庶族,不过是一个小地主。投靠谢棠是为了找一座靠山。
因他能力的确十分出众,品行也尚可。谢棠也寻法子把他调到了新建的织造司。
各地的绸缎庄刚刚建立的时候,的确是有人想过要把自己生产的丝绸拿出去低价竞价,抢占市场。
但是他们的行为被东厂和锦衣卫的探子发现后,被朝廷狠狠地罚了一笔银子,又减了他家下次可以购买织机的数量。
众人看到这些人得了如此下场,才停下自己的小心思。
本是想要卖布赚钱,结果却被狠狠罚了一笔。本是想着偷偷出售自然是比出海的风险小,没想到还有被发现后罚款并减少织机这样的风险。
这样算来,还是出海比较划算。
因此大家的小心思也渐渐歇了。韩文担心的与民争利、市场崩溃就被这样提前预防,没有造成不好的后果。
谢棠这两天休沐,每日都在孔令华身边念书。孔令华问他在做什么,他笑道:“这是给孩子进行胎教呢!我现在就教他念书,等他出来后就出口成章。我也好让这个臭小子去给娘子再挣一个诰命回来。”
孔令华那时捏着一片梨子,笑着道:“那若是我生个女儿呢?”谢棠道:“那多听听也是好的,说不定我们谢家能够出第二个谢道韫呢!若是个女儿,我一定像岳父疼你一样疼她,让她做全大明最幸福的世家小姐。”
谢棠刚拎着东西进了自己在外院的书房,把东西拿去放到了冰鉴里。想着等到一会儿凉些再拿去给自家娘子——当然不能太凉,孕妇吃太凉的也不好。微微地凉一些解解暑气就行。
谢棠去洗了个澡,换了一身宽松的玉色道袍。头发还没擦干呢,就见王阳明急冲冲地登了门。
谢棠几个极好的朋友,来谢家是不用提前递拜帖的。门子都认识他们,见他们来了就直接让进了——这也是谢棠吩咐的。
虽然他这么吩咐了,但是他的朋友们也极少有直接登门的。
但他还是没有收回自己的命令。毕竟难免自己的朋友和盟友若是有急事的话,递帖子太过麻烦,容易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