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之家
  1. 动漫之家
  2. 其他小说
  3.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4. 第141章 不懂形势惹的祸
设置

第141章 不懂形势惹的祸(2 / 2)


他们在朝廷里面有很多人,可是,杨愔这么一整顿,把他们都整顿了,直接威胁到了他们的权力。

乾明元年,公元560年,杨愔和高殷密议委任高演、高湛为刺史,实际上就是要架空他们亲王势力,加强皇权。

平秦王高归彦开始也是高殷、杨愔同党,可是后来,他背叛了!因为,他权衡利害,觉得高殷年幼,势孤力单,因而背叛,将高殷和杨愔的密谋,全部告诉了高演和高湛。

高演和高湛听了这消息,勃然大怒,决定将计就计,利用去尚书省“拜职”赴任的机会,带兵数千,在宴席上动手!

杨愔不知道,以为他们乖乖去任职刺史,非常的高兴。

哪里知道,他们在宴席上,突然暴动,把杨愔拿下,并且对他拳杖交加,把他打得血流满面!

高演和高湛打完杨愔,然后披坚执锐,押着杨愔等人去见高殷。

他们走到东阁门,都督成休宁拔出宝剑,厉声阻止二王等人闯入。

但周围的卫士一见二王到来,平时收了他们的好处,同时知道高殷不是高演和高湛的对手,当下纷纷扔下手中的兵器。

成休宁一看孤掌难呜,只好长叹一声作罢。

高演和高湛等人进入大殿,向太皇太后娄昭君条陈杨愔等人的“罪状”。

太皇太后和高演他们是一伙的,听了他们的话,气得大骂高殷的母亲李祖娥说:“我们鲜卑人,难道还要受你这个汉人老妇的摆布!”

李祖娥赶忙跪在太皇太后面前谢罪。

高殷见杨愔被抓,自己仓促不知所措,更兼兵临城下,太皇太后也站在高演和高湛那一边,更加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八月初三,太皇太后娄昭君下令废黜年少的皇帝高殷为济南王,食邑一郡,出居别宫,高演即位为帝。

不久,孝昭帝高演密令高归彦去将高殷杀害,时年十七岁。

高殷做皇帝仅一年时间,就被杀了,以他的为人和好学,实在可惜。他的死,就在于他完全不了解形势,就敢做违背形势的事情。

高洋可以乱杀人,可以夺取了任何人的职位,那是因为他早年征战南北,手里有实力,别人都不敢惹他。高殷新上位,什么实力都没有,就敢做出罢免高演和高湛权力的行为,那简直就是去捅马蜂窝,有死无生!

所以,一个人,做出什么决定的时候,一定要掂量一下眼前的形势。如果形势不允许你这样做的,你强行去做了,除了给自己带来危害之外,一点好处也捞不到的。人的成功,总是因为他掌握了形势,然后,顺势而为。

李百药在《北齐书》中评价他说:“帝聪慧夙成,宽厚仁智,天保间雅有令名。”对他最后的结局,深为惋惜。

李延寿在《北史》中认为高殷致败的原因是:“济南继业,大革其弊,风教粲然,搢绅称幸。股肱辅弼,虽怀厥诚,既不能赞弘道德,和睦亲懿;又不能远虑防身,深谋卫主。应断不断,自取其灾。臣既诛夷,君寻废辱,皆任非其器之所致尔。” 说高殷虽然有雄心壮志,要改革,可惜所任之人,不是真正的人才,这才导致了失败。

实际上,杨愔等人,确实是害死皇帝的人。高殷年纪还小,只有十六岁。你要他十六岁的孩子就掌握了形势,那是很难的。可是,杨愔做宰辅半辈子,应该了解形势,不能做出违背形势的事情啊!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杨愔“非其器”,直接把皇帝给害死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