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之家
  1. 动漫之家
  2. 其他小说
  3.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4. 第472章 472 一代仁君赵祯
设置

第472章 472 一代仁君赵祯(2 / 2)


赵祯说:“朕虽为帝王,但也和平民一样重感情。将她们留久了,会因情深而不忍送她们走的。”

有一次,百司曾奏清扩大苑林。

赵祯说:“吾奉先帝苑囿,犹以为广,何以是为?”当下坚决不再扩建林苑。

赵祯不光对人仁慈宽厚,他身为九五至尊,对自己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

他衣食非常简朴,史书中记录了他大量严于律己的故事。

有一次,赵祯在散步,时不时的就回头看,随从们都不知道皇帝是为了什么。

赵祯回宫后,着急的对嫔妃说到:“朕渴坏了,快倒水来。”

嫔妃觉得奇怪,问赵祯:“陛下为什么在外面的时候不让随从伺候饮水,而要忍着口渴呢。”

赵祯说:“朕屡屡回头,但没有看见他们准备水壶,如果朕要是问的话,肯定有人要被处罚了,所以就忍着口渴回来再喝水了。”

他的生活也很检点。

有一次,时值初秋,官员献上蛤蜊。

赵桢问从哪里弄来的,臣下答说从远道运来。

赵祯又问要多少钱,答说共二十八枚,每枚钱主干。

赵桢说:“我常常告诫你们要节省,现在吃几枚蛤蜊就得花费二万八千钱,朕吃不下!”他也就没有吃。

还有一次,赵祯早晨醒来对近侍说:“昨天晚上朕肚子饿得很,睡不着想吃烧羊。”

近侍问道:“陛下为何不降旨命臣下去采办?”

赵祯说:“朕如果一开口,下面就因为这是朕的命令,去大肆扰民,所以还是不开口的好。”

一天,赵祯处理事务到深夜,又累又饿,很想吃碗羊肉热汤,但他忍着饥饿没有说出来,第二天,皇后知道了,就劝他:“陛下日夜操劳,千万要保重身体,想吃羊肉汤,随时吩咐御厨就好了,怎能忍饥使陛下龙体受亏呢?”

赵祯对皇后说:“宫中一时随便索取,会让外边看成惯例,朕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汤,御厨就会夜夜宰杀,一年下来要数百只,形成定例,日后宰杀之数不堪计算,为朕一碗饮食,创此恶例,且又伤生害物,于心不忍,因此朕宁愿忍一时之饿。”

赵祯去世前不久,中书门下、枢密院曾在福宁殿的西合奏事,看见赵祯所用的床帐、垫具都质朴灰暗,许久未更换。

赵祯看着宰相韩琦等人说:“朕居于宫中,自己日常生活的享用正是如此。这也是百姓的膏血啊,可以随便浪费吗!”

赵祯对下人很仁慈。

有一次用餐,他正吃着,突然吃到了一粒沙子,牙齿一阵剧痛,他赶紧吐出来,还不忘对陪侍的宫女说:“千万别声张我曾吃到沙子,这可是死罪啊。”对待下人的过失,赵祯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的不适与难受,而是下人因此而可能带来的罪责,可见他的确很仁慈。

赵祯对读书人就更加宽容了。

嘉祐年间,苏辙参加进士考试,在试卷里写道:“我在路上听人说,在宫中美女数以千计,终日里歌舞饮酒,纸醉金迷。皇上既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们商量治国安邦的大计。”

考官们认为苏辙无中生有、恶意诽谤,赵祯却说:“朕设立科举考试,本来就是要欢迎敢言之士。苏辙一个小官,敢于如此直言,应该特与功名。”

赵祯尚德缓刑,遇到疑难案件,尽量从轻发落,即使对“煸动造反”的,也能区别对待,分清是真要造反,还是发牢骚。当时,四川有个读书人,献诗给成都太守,主张“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成都太守认为这是明目张胆地煽动造反,把他缚送京城。按照历朝历代的律条,此人应予以严惩,赵祯却说:“这是老秀才急于要做官,写一首诗泄泄愤,怎能治罪呢?不如给他个官。”就授其为司户参军。

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容苏辙的事,或许有人能做到,但容四川秀才的事,恐怕没几人能做到。

传说柳永因“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得罪了仁宗,在科举中被划掉,于是反唇相讥,说自己是“奉旨填词”。但实际上,柳永是宋真宗一代的人,到仁宗十三岁登基时,他已经三度落榜。景祐元年(1034年),仁宗亲政,出于对老年考生的同情,特开恩科,对历届科场沉沦之士的录取放宽尺度,柳永才得以入仕。也因此,柳永非常爱戴仁宗,作“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来歌颂他。

元脱脱在《宋史》中评价他说:“宋之庙号,若仁宗之为‘仁’,孝宗之为‘孝’,其无愧焉,其无愧焉!”

乾隆帝曾说,有三个帝王,为他所佩服,一是他的祖父康熙玄烨,二是唐太宗李世民,三是宋仁宗赵祯。他把赵祯与康熙、李世民并列,虽然太过,但是,对赵祯也是一种肯定。

赵祯,在人品上,足以和康熙、李世民并列,但在为政上,尤其是庆历新政的没有成功,使得他不如康熙、李世民。

但也仅此于他们而已。

为帝如此,尚何憾焉!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