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之家
  1. 动漫之家
  2. 其他小说
  3.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4. 第50章 此去通途16一线跨天堑16
设置

第50章 此去通途16一线跨天堑16(1 / 2)


“这种技术完全可以实跨江!”

谢雁兴奋地放下笔, 在最后的验算结论上圈了个红圈,“浦江穿过沪城,全长一百一十四公里, 基本宽度在四百米左右, 只要单塔的跨度超过两百米,双塔足以跨越浦江。”

她自语道,“江上货船渡轮往来, 无法修建梁桥、拱桥和悬索桥,不仅造价贵, 也会阻碍交通。只有斜拉桥是最好的选择, 而铁路立交桥的成功, 解决了沉降问题, 有了前面这些验,斜拉桥跨江绝对能成功!”

林铸江拉开旁边的椅子坐了下来,“没错,十几年前, 华国仅有的几座斜拉桥, 跨度不超过百米,一座斜拉桥只有七十六米。西南跨江大桥,是一次填补国内斜拉桥超过两百米长度空白区的实验,这座大桥使用的是混凝土, 只要通桥成功,意味着们成功掌握了这项技术!”

顿了顿,又道, “想要跨过浦江,斜拉桥是最好的选择,但斜拉桥也有不同的种类。”

“知道, 除了西南所用的混凝土以外,还有钢斜拉桥,复合斜拉桥三种,”

谢雁道,“虽然西南用的混凝土型,但浦江究竟适合哪个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在大跨径桥上,钢斜拉桥已不再具有那么强的竞争力,反而是混凝土和复合型异军突起,尤其是复合型,”

林铸江想起自己曾参加的国际桥梁与结构会议上所见所闻,“显然,对于世界桥梁的未来来说,复合型是未来的发展大方向,不仅更容易安装,更节省钢料,尤其是在加国的安娜岛桥建成之后,更是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

林铸江所说的安娜岛桥,谢雁在各大论文和资料中看到过,这座复合斜拉桥,是此刻世界上最大跨径的斜拉桥,担得起世界一这个名号。

它所应用的技术在华国是没有的,甚至在世界上都是超前的。

它的用钢量,只有百七十四千克每平方米,而一般的钢斜拉桥,这个数字是在三百五到六百五之间。

足以见到复合型桥梁在各个方面的强大优势。

聊到这里,谢雁知道面前这位穿着白衬衣的中年男不是一个简单的物,虽然看见了自己的测算结,但这些结没有让惊讶,反而,对方借此展开了和她的交流。

好像,早已做过数次同样的计算。

谈到这里,谢雁好奇的态度,便问,“如浦江上修建一座跨江大桥,这绝对是前所未有的超级工程,您觉得,这几种斜拉桥,哪个方案最有可能通过?”

如真开始准备桥梁方案,们不会只拿出一套方案,设计院准备的方案,会开专家评审会,最终定夺出一套最佳的方案。

“没有过实力考察,没有足够的数据,算是,也不能轻易定下一个方案的好坏。”

林铸江笑着否掉了她的提问。

谢雁坐端正了,语气有些失望,“好吧,知道没钱修桥。”

“这件事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斜拉桥最关键的部分,还有一点,在于拉——”

林铸江问她,“拉,需要什么?”

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需要拉索。”

“没错,如今世界上可用于修桥用的钢索,只有日国、德国可以生产,对方报价,”

林铸江伸出五个手指头,“一吨五千元。”

这哪是钢索,简直是金索。

一座大桥至少要用上千吨的钢索,合计下来,是接近千万元!

这还只是钢索的价格。

这贵吗?

十年前,利国计划修建一座跨径三百九十六米的混凝土斜拉桥,投标价格报价是六千多万元。

四年前,安娜岛桥的投标方案上,混凝土方案的报价为五千六百万元,复合型报价最低为一千七百多万元,是所有方案里最便宜的报价。

这可是世界一跨径的斜拉桥!

而日国出的价格,单是钢索这一块,要华国一座桥梁的造价!

**

“姐,这道题怎么做?算了半天,感觉不对。”

谢郁忽然出。

林铸江才发,这还有个一样瘦瘦小小的男孩!

谢雁拿过来一看,“你算得没错,是题错了。”

林铸江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聊上了瘾,来这里的本意都忘了!

“老林?”

常奉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什么时候回来的?今天周末,怎么不在家里休息?”

“你们都在加班,有什么理由休息呢?”林铸江笑道,随后拿出资料,“对了,这份资料是谁处理的?”

常奉献一愣,“有问题吗?”

“问题大了!”

林铸江语气夸张起来,半开玩笑地『露』出严肃的表情,“说说,谁做的吧?”

谢雁乖巧举手,“是。”

林铸江乐了,“老常,你孙女培养的不错啊,以前你不是总抱怨,她不喜欢听你谈这些东西吗,在看来,她比你还聪明。”

不过再聪明,也不至于能做这些工。

桥梁的分类,还有这些知识,或许是常奉献在家里熏陶的,计算的公式嘛……,忽然想起来刚来的时候,看见谢雁在桌上写写画画。

林铸江拿起桌上的纸,不敢相信地看了几眼,又把目光聚集在谢雁身上,“真是你做的?”

谢雁毫不胆怯地看着的眼睛,“是做的,如有问题,您可以指出来。”

“老林,这件事……”常奉献着急道。

林铸江却打断,叹了好几口气,才笑起来,“好了,都别着急,她做的没有问题,甚至可以说,好了!所以才想来看看,到底是哪个小天才。”

“在看来,还真是‘小天才’!”

“你怎么知道不是做的!”

常奉献知道刚才林铸江是开玩笑,害自己白担心一场,有些埋怨。“也是咱们院里优秀的才!”

“得了吧,你那个习惯,写出来的字龙飞凤舞,还不知道?你还是少加点班,身重要!”

和常奉献聊了一会,林铸江比还喜欢谢雁,试问,谁不喜欢聊天,而且聊的还是自己的专业呢?

因为工的特殊『性』,们的工都过于专业,涉及大量的计算和理论知识,而国内学术环境的情况,以及大量学术论文无法开放和获取,或者说,很难获取的情况下,想要找到一个对世界前沿桥梁技术都很有想法的,且没有什么正事可干(没错,说的是谢雁)的聊天,是一件多难得的事情。

甚至动了要认干孙女的想法。

“哎,不能厚此薄彼,要认,把小郁一起带上。”常奉献可没有这么大方,将自己最欣赏的两个孩子拱手相让,既然要认,不能让一个头疼这件事——

两个孩子的户口和上学问题。

这件事迟迟没有得到解决。

林铸江听了,告诉,其实沪城也有好几起这样的事件,前些年知青回城了不少,们的家和孩子不一定全都找上门来,但来了几批,也是成了一个问题,总不能将这些孩子直接送走,这件事应该很快能有结,让不用担心。

然,在沪城的帮助下,这些很快得到了安置,尤其是像谢雁姐弟这样的孤,们没有别的处,只能和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

自从认了干孙子和干孙女,林铸江来阁楼的次数更多了,每次都带难题来考谢雁,谢雁也没有让失望,甚至能感觉到,刚开始谢雁还有一些知识盲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在飞速的学习和填补这些空白区。

这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十分恐怖,而且极其刻苦。

谢郁和她呆在一起,耳濡目染,也不止满足于做考试题,常奉献给买了本奥数题,谢郁很快陷入这些奇妙数学和物理的游戏世界里。

两姐弟呆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基本会把设计院成了自习室,谢江飞很久没有见到谢雁了,实际上,也没注意到这一点,从一开始试图和谢郁拉近关系多次失败后,放弃了。

只要谢郁还是的子,行。

以往的寒假,谢燕都是休息,或者和妈妈一起出旅游,但这个寒假,常晓菱给她报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和少年班,谢燕每天不是在少年宫,是在参加少年比赛。

家里奖状展台甚至都装不下她获得的奖状,有些要放进柜子里。

和“优秀”的谢燕形成对比的,是沉默而一心学习,早晚看不见的两姐弟。

谢江飞唯一找谢雁的一次,也是这么几个月来对她说的一句话,是“问题解决了,你们下学期可以找学校上学,但是在登记户口上,希望你可以改一个名字。”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