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之家
  1. 动漫之家
  2. 其他小说
  3. 倾听自己
  4. 怀念爸爸(二)
设置

怀念爸爸(二)(1 / 2)


解放后甘肃第一任省长邓宝珊是天水人,所以也有很多人去投奔了这个干出大事业的老乡,但我爸当时早在农村和我妈成家了,而且他后来给我们说起不喜欢兰州,感觉闷闷的,头上像罩着个盖子,这也是我对兰州的感觉,真不如天水清爽。我爸的同学帮他一起填报了兰州大学历史系,那时候能从西北师院附师毕业的不多,只要填表差不多就可以上兰州大学,但我爸念及老家,也没想再读文凭,竟然就回家去孝敬他爸和后娘去了。他甚至把已经在城里租了房子,在毛纺厂找了活的我妈硬赶回了家,从此我妈就彻底在农村呆着了。(我单位的后面有个邓家花园,邓宝珊是邓家花园的主人,里边埋葬着他在日军飞机轰炸中遇难的夫人和孩子,他的后人把花园捐献给国家了。他是我们天水近代出的大名人,对北平和谈有功,代表傅作义签署了《北平和平解放协议》。我有幸和他的孙女共事过半年,是非常好的大家闺秀。现在天水人的风头都被潘石屹抢了,如今是个靠财富说话的社会嘛。不过有一点不错,他什么时候都会提他是天水人,他也为家乡做了好多事,捐款修建的豪华厕所还引起争议,我总觉得捐比不捐好,修总比不修好。话说他那个天水口音的普通话也别想隐瞒他的籍贯。)

我爸做过老师,当过文员,但最后的职业是会计,我也算歪打正着地继承父业了。

我弟一直抱怨我爸没本事没有捞个一官半职,给他找个好前程,把家里孩子都解决好,(我爸地下党的同学后来做了天水地区行署专员),我爸总是叹息“你知道什么呢,我要是当了官,说不定连命都早送掉了,不要光看见当官的好”。我倒很能理解我爸。他解放后就参加了工作,他对我说他早就把世事看透了,他不凑热闹,也不害人,更不想出人头地,所以一直像个冷静的旁观者独善其身,无欲则刚。我很小的时候就听他说起,***说到如果鲁迅活在解放后会怎样,感叹“幸亏死得早,死得是时候”,也听他说梁漱溟怎样和***叫板,当时我听着这些简直有点骇人听闻,觉得他不会是在造谣胡说吧?

他不是党员,但开党委会他得做秘书负责记录,他还得给土八路干部做文化教员,组织让他做文教科长,他死活没干,自愿下乡去搞社教(或者土改,这些运动我搞不清),等他在乡下呆了一个月回来,才知道新任命的文教科长在越来越紧张的运动里硬是被逼得上吊死了。他在暗自庆幸自杀的不是他后,一辈子也没有踏进官场半步。

我爸随着时代的波涛经历了历次运动,也换过好些单位,反正都是普通老百姓。76年因为我二哥受工伤,脑袋被砂轮打破,差点没命,我爸带他到兰州、北京天坛医院看病半年多,那时候出省看病、坐飞机都要办无数审批手续。兰州医生说既然有七个孩子,那就扔黄河里算了,我爸硬是没有放弃,做了无数次手术,总算拣回条命。但我爸说从此之后他的骨头都快吓酥了,每次看到病危通知书签字,手都在抖,连个商量的人也没有,都是留着眼泪签的。他长期在单位吃食堂,什么家务都不会做,在家里连水都不会烧,但是陪我哥看病他也得凑合吃饭,我妈后来老说笑话的是他一次就把一把挂面全下到锅里,煮出一锅面糊。那次变故,我妈在家里听不到我二哥到底是死是活,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救,也哭花了眼睛,哭白了头发,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我爸陪我二哥看病回来,单位领导怀恨在心,竟然为给孩子看病半年没上班,这哪能行呢,不顾大家的同情,硬是上下活动,把我爸从天水食品公司发配到刚要筹建的天水电视转播台去当会计。当时食品公司还是很好的单位,有福利有油水,转播台筹建在天水最高的荒山上,上一周班,回家歇一周。有时候想想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爸退休后转播台是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有保障,而且一直在涨工资,从退休时的53元,涨到他去世时1400元,他觉得睡到家里土炕上每个月还白拿那么多工资,已经非常知足了,比起下岗的职工或者干了活讨不到工钱的人,更是像在天堂。可是食品公司却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早早倒闭了,可怜在那工作一辈子的职工连退休费都拿不上了,我妈说想不到当年要害我爸的人竟然干了件大好事。

我爸53岁时因为我大姐在农村几次招工的机会都被村里书记、村长走后门强占了,眼看我大姐20多岁了前途未卜,整天哭哭啼啼,我爸不忍心她一辈子在农村,所以毅然提前退休让我大姐接班了,(农村重男轻女,一般要顶班也都是儿子)他则欣然地退休回乡,再学着当个农民。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