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明六年十月初,秦王于封地起兵造反,短短三日内已攻陷数十个州县,并逐步向京城逼近。京中传庆王有谋反之心已久,谁也没想到最先起兵的会是秦王。
其实缘由并不?难想。要皇位的还是庆王,而庆王手中是有把柄的,他自己自然是更倾向于光明正大地夺位。然而景明帝步步紧逼,他也就只能拿秦王出来当个挡箭牌了。
京城很快商议好对策。景明帝知道庆王在秦地,便先派了长兴侯前去平叛,而后兵部左侍郎也领了兵前去。其实秦王封地也并非全部沦陷,庆王所控制住的仅仅是偏西部一带的州县,靠近东部许多地方闻说秦王叛变,已先行投靠了朝廷,并且全力抵抗叛军前进?。
在秦地叛乱起兵开始几日后,东南一带安远侯举兵造反,他同时是一省总兵官,很快已控制东南大片区域。而他的目的也很简单,从起兵那一日起便一心盯着河京。更扬言要在河京建都立朝,看他这架势倒像是趁乱起兵。
朝廷军队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西北,东南叛乱起来时竟一时间人心惶惶。景明帝并非没有一点准备。
当初荀微上任时景明帝曾特意询问过他河京状况,已然意识到南方的危机,于河京一带早有准备。只是现下紧迫的是,安远侯曾于先帝时期奉命平叛过百越内乱,且景明二年安抚百越他亦曾参与其中。如?今怕的是,他同百越勾结。
不?过幸而男方还有一个海家。海振刚虽然不及他逝去的大哥,但海家还是有可塑之才的。海振忠虽无子,但海氏旁支中却有脱颖而出者,此次亦跟随军队迎战。到底是承袭了海家尚武的传统,于战场上格外激猛,令人刮目相看。
河京、秣陵一带地方军也都相继出动。
景明帝坐镇京城。现如今每日从各地呈上来的战报不少,且还需防着因时间天气等原因延误的消息,未雨绸缪显得十分?重要。
眼前的舆图将两方情况标注得清清楚楚,西北与东南最?为密集,但其他地方也并不能忽视。
“天倾西北,地满东南……朕是如今才懂得这两句的意思,果然是好算计。好一个白泽捧书的秦王!原来是这般襄助众玉中领衔的秦珩。从前只以为是秦王需与庆王共存亡,待登位后许以好处。如?今看来倒是要狠心扔下一个了。朕猜着,西北倾,东南满,他们是要将目标直接盯向河京了。”景明帝眼睛紧盯着舆图,殿中皆是他信得过的重臣,屈指可数。
“但是庆王无?论如何,南下必然要经京城。庆王在秦地困得一日,京城与河京便多一分?机会。”
“然而庆王之势不可阻挡,单凭这么拖着也不?是办法。如?今西北东南皆有难,已危及社稷。要臣看,可诏令勤王。”
“不?可!诸藩王如?今敌我不?明,如?若扰乱我军部署,且可能导致地方混乱。两地情势已然危急,若是其余藩王有异心,得不?偿失。”
“臣也以为此时无需诏令勤王。只要各地藩王不?与庆王一派勾结即可。东南等地兵力充足,而西北距离京都太近,当下之急应在西北。”
“东南并不可小看。南方兵力虽足,但远不?及京都,因地势原因,河京比京城更容易攻下。若是叛贼拿下河京立即称王,可不正与前段时间日食想应?一国岂有二主之理!现如今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安远侯于南方称帝,否则便为庆王提供太多利处了。”
“然而现在两方兼顾基本不可能……”
……
几人不过片刻便分?为西北派和东南派,很显然主张先集中精力打西北的占多数,但是另一方也有自己的说辞。景明帝在此听了一早上,大多数时间都在争辩,虽然其中亦有可取之处,但也实在繁杂。
几人退出大殿后景明帝起身离开,却只绕到后殿。江怀璧也在此听了一早上。他示意她跟上,去了偏殿。
“你怎么看?”
“或许需要看庆王与安远侯是不是一伙的。”
“朕想过这个问题,但目前尚未有证据说明两人勾结,不?过这时间倒是都赶得挺巧,秦王起兵三日后安远侯起兵。朕觉得同伙可能性极大,你继续说。”
“若是庆王指使安远侯乱东南,那么西北与东南便无差别了。”
这倒是与方才众人意见大为不?同了,景明帝顿时提起兴趣:“这怎么说?”
江怀璧微一抬首,轻言:“两地如今都已投入大量兵力去平叛,薄弱之地便正好在京城了。”
景明帝摇了摇头,略带失望:“你只从守城兵力来论,殊不?知京城虽然仅有一座城,其中总兵力虽不如?西北东南,但战斗力要强得多。且京城为全国枢要,能依仗的又?不?仅仅是兵力,还有人心。算不?得薄弱,反之时最难攻之地。”
江怀璧沉默片刻。
“那内乱呢?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内乱强于外敌,里应外合之下,最?薄弱的只能是京城。庆王世子至今还没有下落,若隐匿于京城,勾结朝中官员,同外界通信,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将秦王与安远侯都放在同一个层次上了。两人若皆为庆王之人,那此番动作可就太大了。江怀璧说对一点,若是此刻京城出事,影响远比其余两地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