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韶华想了想,方才开口:
“小易,我的权限最多可降10%。”
“降不降无所谓的,小姑能帮我解决货源,就是帮了我大忙。”
原本易轩应该叫阿姨的,但话到嘴边他却改了口,跟着慕妍一起叫。
正事谈完,慕韶华叮嘱他不要走,拉着慕妍买菜去了,家中又只剩下杨靖和他俩。
很好奇没有看到孩子,但这样的问题显然不适合当面问。
“小易,我看你对服装这块挺懂的。60台机子,你至少要雇60人吧,现在这样大刀阔斧,就不担心?”
杨靖没挑明担心什么,但易轩明白他说的是政策波动。
“我打算让老兵大哥给市里写封信,看市里如何批复吧,真不行就只有挂靠纺织厂了。”
易轩早就想过,本心来讲,他肯定不想挂靠,以老吴的名义,相信市里多少会考虑一二,
就算市里没有明确回复,他也打算先支起来。
印象中,86年之后,就没有太大的反复了。
之所以大部分人理解政策是91年变好,是因为前期的政策反复让一部分人吓破了胆,所以谨小慎微起来。
当然这样的话只能做不能说。
随意聊着慕妍他们也回来了,随后就是午饭。
饭后,慕韶华支开自己老公,将易轩叫到了阳台。
“你那个培训班效益怎么样?”
慕妍只是告诉小姑,易轩很有能力,自主创业,而且培训班的效益不错,至于能赚多少,她自己也不了解。
慕韶华作为百货大楼的领导,关注点自然更为实际一点。
她心中清楚,未来的商人地位将会不断的提升,有钱将会是另一种身份的象征。
所以她心中不鄙夷小业主,要不是考虑自己老公的想法,她都自己创业了。
“现在20块一人一节课,一天大概有50-60个学生吧。”
慕韶华默算一番,双眼瞪得很大,就连嘴巴也微微的张开。
“你一个月有3万的收入,一年岂不是近40万,那两年半你就是百万富翁了。”
她自有惊讶的原因。
万元户是从70年末提出,但当时的万元户凤毛麟角,直到现在才稍稍有些起色,但眼前的年轻人居然要成为百万富翁了,这个冲击力可不小。
仅她的算法明显有误,这就是现在人的局限性,他们没考虑到业务范围扩大和一个普通的业绩增长率。
“小姑,不是你这样算的。”
“对对,这个生意也不能保证时时都有人,不过一年20万有吧?”
易轩挠了挠头,慕韶华显然是想偏了,他也不是刻意显摆,但与慕妍相处,能让她少点来自家庭的压力就少点吧。
当即微笑道:
“小姑,应该一个月后,我在首都的分公司就会开业,到时应该招生范围会大于咱市里。
我现在受限于师资团队,所以其他城市也只能慢慢发展。”
慕韶华许久也没开口,显然这个消息对她来讲,很难消化。
“你定的目标呢?”
既然算不清,她就想问问易轩的心理预期。
“仅培训这一块,我想着到明年能发展三至四个分公司,招生不低于1000人吧。”
他说得很平静,但听在慕韶华的耳中无异于是惊雷。
天啊!
1000人,就算两天上一课,日收就达到了1万。
成本呢?
似乎也不需要多少,一年就是两百万的富翁。
慕妍这丫头捡到宝了?
“你说实话,这个服装厂是你的,还是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