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安兆铭也不过一个新科进士的身份,哪怕他是状元及第,哪怕大宋盛行“榜下捉婿”。但那也只是一些二三流以下的豪门故事,皇家的帝姬还不会盲目掺和进来。
尽管大宋的国策是重文轻武,但那也只针对下层的武人。大宋传统的将门世家,才是皇家真正的联姻对象。太祖皇帝三个女儿,就分别嫁到石守信、王审琦和魏仁溥的家中做儿媳。
甚至大宋所有皇帝中,除了神宗朝的向皇后是宰相孙女外,其他的皇后也都是将门之后。若非赵佶行事不太重视理法,哪怕“权相”蔡京的儿子都很难娶到皇家的帝姬。
安兆铭与柔福帝姬的婚事,之所以被赵佶期待,也不是安兆铭这次的状元名头。而是安兆铭在海州的武备制造,和金州献土,甚至还有他在汴京展现出来的实力。
随着安宁如愿通过科举跨进大宋士大夫阶层,如今的朝廷公议,安兆铭将是一个超越狄汉臣、蔡元长的大宋人样子!这就不是一个新科状元可以比拟的实力。
或者说,朝廷给的这个新科状元名头,也只是在给他安兆铭抹粉而已。安兆铭允文允武,甚至说他将来的成就,是当年韩忠献、狄汉臣的合体,也不为过。
但是柔福才不管这些外来人心的叵测,她就是单纯地爱着安师兄。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柔福想,应该是在徐师那里,第一次见到安师兄的时候吧?
那时她还是只是个小女孩,就已经知道脸红了。后来安师兄救过自己两次,一次是马车冲过来,一次是金国武士的调戏。
再后来,安师兄就想要离开汴京。离开前,他就要自己习武、跑步,还跑出了一双大脚板。甚至如今,自己连骑射都学会了。
其实无论练武还是跑步、骑射,都很累人的。她是帝姬,本来不用这样辛苦劳累。但是因为是安师兄要求的,所以她就愉悦地坚持了下来。
她曾多次悄悄地期盼安师兄能够慢慢地陪她长大,用他一生的时光守护着她。那该是一个女子最大的幸福吧?
后来她慢慢长大了,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不现实。
徐师带来的许多消息,都在一点点矫正自己小时候的想法。这个世道,并没有自己看到的那么美好,更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安全。
因为这个世道要乱了,安师兄却想要救起这个世道。这本该是自己父亲的责任,但是父亲他,却只喜欢风花雪月。哪怕柔福都能看明白的问题,父亲却总是看不到。
不对!?父亲那么精明聪慧,他不会真的就看不到那些问题。父亲只是不重视,或者他根本就无力去矫正罢了。
再或者,父亲就是在心怀侥幸,希望一切都会自己慢慢地变好。父亲其实很不愿意把更多的时间投放在民生上,父亲更喜欢书画、音乐、踢蹴鞠。
在柔福的眼里,父亲是个善良、和蔼的人,他非常照顾别人的感受,让人有如浴春风的快乐。父亲儒雅、博学、一心向道,他的一切素质,都在强调他的优秀。
但是在柔福整理乾贞记的那些情报中,柔福却看到一个穷凶极恶的父亲。这曾让她非常困惑,柔福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父亲,并不是那样的酷毒、恶劣!
但是徐师却告诉自己,大宋的官家,就是那样的人!虽然很多恶事都不是官家亲自做的,但是那些作恶的政令、决策,却的确都是秉承了官家的旨意。
官家是大宋的皇帝,所以大宋官吏秉承旨意做出的一切恶事,都应该是官家所为。因为他是皇帝,他便要揽下这世道崩坏的一切恶果,和所有人间的罪责!
安师兄结婚了,柔福曾经心痛欲绝。
她能清楚感受到安师兄对她的关爱,就像一个大哥哥对小妹的关爱,这让柔福很幸福。但是柔福却不想继续这样,她爱安师兄,却并非是妹妹对兄长的爱。
柔福曾问过自己多次,这是真的吗?还是说,这只是安师兄曾经说的那种糊涂的,分不清亲情和爱情的爱?
柔福想了很久,发现她就是爱安师兄!从她十岁起就在爱他。这并不是亲情之爱,而是男女的情爱。这让柔福一度很难堪,也很甜蜜。
现在自己长大了。这个时代里,十四岁的帝姬还没有出嫁,已经极少了。但是安师兄的论调却是,男女结婚欢爱,最少要等到十六岁以上才行?!
所以安师兄一直不赞成自己太早嫁人。但是等到十六岁?自己就是老姑娘了!柔福委屈地看着自己的大脚板。
脚板也会更大的,安师兄不近人情呢。
.bqg999.ccm.bqg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