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明的税制,朱雄英也是研究了一番,基本上是以唐宋时期的两税法为主。
初中历史课本上有过,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的推行,也使得大明的税收提升了一大截。总的来说就是确立了赋税及徭役制度,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
当时似乎是明朝社会矛盾激化的被动之举,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动选择。不过这样的政策,确确实实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至于这样的政策自然也不是完美的,还是有着不小消极的地方。
好在朱雄英不是‘完美主义者’,他也知道不存在什么完美的政策。现在找不到,以后也不会有。不管是哪一种税制,实际上都是有着积极的地方,也少不了消极的地方。
有想法,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至于能不能做好一些计划当中的事情,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其实关于税收的事情,朱雄英现在也不是特别需要担心,毕竟大明才刚刚开国的时间不算太久,现在的他不需要担心土地兼并等等问题,这一般也都是一个王朝的中后期才会暴露出来的问题。
现阶段还是继续让苏州这样的地区吃点亏吧,因为朱雄英需要考虑的是全国。其他的地方还在开发c恢复民生,包括荆楚这些地方,现在还谈不上是真正的产粮区,这可不是清朝的两湖地区成为了主要的产粮区。
税收的事情该考虑,只是这也不是朱雄英觉得最迫在眉睫的事情,他还可以稍微的等一等,还可以先处理其他的一些事情。
徐妙清的心情不错,主要是这段时间她也越发的品尝到了如今全天下最为尊贵的女人的身份带来的滋味。
“夫君,这几日多有命妇向臣妾授意。”给朱雄英脱下披风,徐妙清立刻说道,“迁都之事,勋贵人家多半还是听令的。”
捏了捏徐妙清的脸,朱雄英笑着问道,“哦?那你倒是和本宫说说,这些人是如何表态的?”
徐妙清俏脸一红,不过还是很享受朱雄英的亲昵,“殿下到底是皇明储君,许多事情那些勋贵人家也不好多说。这些时日,那些命妇多是托人向臣妾打听北平地价,或是向皇姑c郡主打听皇庄位置。”
这就算的上是聪明的做法,这也是最简单不过的表明自己态度的一个事情了,其实大家都能够看出来这里面的一些门道。
皇庄的位置,或者是北平的土地价格,这都是很轻松就能够打听到了。不要说勋贵人家了,稍微有点脑子的普通人,多问问也就可以知道这些事情了。
但是这些勋贵人家跑来问,显然也就是因为这些人想要通过一些渠道,向朱雄英这个皇太孙表明态度,证明自己是跟随着皇太孙的脚步同进退。
朱雄英微微点头,有些事情大老爷们确实不好说,多少还是需要要点面子的,还是要稍微有点体面。
但是如果是女眷的话,自然也就可以打着一些个诸如家常c产业的理由,在闲聊当中稍微的表露一下自己家里的态度,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操作方式。
现在看起来就不错,朱雄英也比较满意这么几个勋贵人家的表态,他需要的就是这些人能够多开窍,他需要的就是勋贵集团更多的去支持迁都,那些人也该成为表率。
毕竟勋贵集团,基本上都是‘与国同休’,这些人和老朱家算得上是一条战船上的战友,当然需要同进退了。
朱雄英仔细的问了一下,徐妙清也确实记下来了不少勋贵集团成员的名单。
这是一个贤内助,虽然朱雄英在看到了名单后也觉得有那么一些人不能算作是他的班底。那些人现在主动向徐妙清示好,自然也是在想着去向的策略,想着的是通过徐妙清来靠近朱雄英,这也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做法。
尤其是在迁都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这些人更是急切的在表达着自己的态度,这是他们看起来能够主动靠近朱雄英的一个关键时刻,一个在他们看起来相当不错的机会。
这些人示好,朱雄英未必就是要接纳,他现在自然是有着足够的资格去挑选自己的班底。
心情不错的朱雄英和徐妙清也在聊着这么一些,聊着这些勋贵集团的一些事情。勋贵集团总的来说也都是有着那么一些底细,大家都很清楚这些人除了军功之外,也是比较亲近的关系,这些人确确实实就是朱雄英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