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之家
  1. 动漫之家
  2. 其他小说
  3.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4. 第3章 顺势王权揽过来
设置

第3章 顺势王权揽过来(1 / 2)


李秀娥直接去了县衙,一众衙役还在忙活。县令,现在是首辅大臣周正邦迎将上来,见李秀娥如此打扮,先是一怔,可他还是马上认出来了,深施一礼。

“王后驾到,有失远迎”

李秀娥一摆手,“周大人不必多礼,这是在忙什么”

周正邦叹了口气,“王后,石昌县衙着实贫困,滕国新立总要有滕王朝拜之所。下官将县衙收拾出来让与国王。待建了新王宫之后,滕王再行移驾。”

“那周大人去哪儿处理政务呢”

国王占了县衙,其他官员去哪儿办公倒是个问题。

“这”

周正邦面露难色,一指西南角,“暂且到那厢房将就将就了。”

李秀娥抬眼望去,西南处确有两间屋子,原本是县衙门房,现在却成了首辅大臣的办公之所。怎一个寒酸了的

在周正邦的带领下,李秀娥看了看县衙内的布置,可以说简陋至极,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这倒让她对这个原县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遂又问询周正邦住在哪里

“县衙西侧有套宅院,搬到那里去了。”

李秀娥想去参观,周正邦稍稍迟疑了一下,还是头前带路去了。

院子大小与太安公主府不相上下,也是分成了前后两个院,只见十几名衙役正在忙着搬抬桌椅。

原来,周正邦和家人住在后院,前院供衙役日常休息食宿,现在县衙让给国王了,那县制还在,一部分人要到这里办公了,就是挤了点,食堂搬到后院,与周家家人共用一个厨房。

看这院落中的摆设,比那县衙还寒酸,只有必要的桌椅。倒是周正邦的书房相对要丰富些,可丰富的也只有满屋书籍而已。

“周大人藏书不少啊”

李秀娥对这些文物产生了兴趣,自己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了,本来学的农业技术,当了主管农业的副镇长之后又自学了营销学,当了镇长学了管理学,甚至还看过纺织c机械c财会等其他专业的书。

她发现学这些并不难,一行通,行行通,万事离不开一个理,只要认真学,没有学不会的。

学以致用,学的更快,她的目的性很强,学习并非为了文凭,而是用于指导实践,实践辅以理论令工人农民很容易茅塞顿开,技术学到手,致富自不愁。

“哪里,哪里,这可不是下官的私藏,这是县府的资产,只不过是放在这里罢了。下官平日在这处理公文,也只有审案时才去县衙。闲暇时浏览书籍,倒也增长不少学识。”

李秀娥随手取过一本,见是诗经,再拿一本海经注,她对这些不感兴趣,遂问道:

“周大人,这里可有地方县志”

周正邦忙从书架上很熟练取下一本,“王后,这本便是。”

李秀娥接过,书很厚,随手一翻,文字密匝,似很详实,“这本我先借阅。还请周大人介绍一下石昌县的基本情况。”

周正邦唉息一声,面露难色,但还是开口说了。

石昌县面积近两百万顷,人口五十万,四面环山,一条浏水河自西向东横穿县境,居民多傍河而居。

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辅以渔业。

其他生产生活物资却要到邻近府县交易兑换了。

“教育情况如何”

李秀娥更加关心百姓文化程度。

“各乡镇设有书塾,只是只是去读书的没几个。”

“为何”

李秀娥深知教育难,她想知道石昌难在哪儿。

周正邦再次叹息,“教书难以养家,无人愿教。学文无甚出路,无人想学。”

“何不提高待遇进行激励”

“额”

周正邦鼓起勇气,将他的难处说了出来。

石昌县每年财政可收两万银,这已是百姓所能承担的极限,除了每年给大裘国岁供之外,剩下的一万银两,就是所有府县乡镇政务开销了,这还包括官员薪俸。

给大裘国的岁供就是给陈潇潇的俸禄,这个太安公主就占用了石昌县一半的财政收入。现在石昌建国了,今后花费会更大,这点钱根本就不够用的。

李秀娥当即表示,给太安公主名下的岁供转至大滕国财政,对她本人,只需满足日常生活就可以,无须再拨银两。

周正邦立即磕头谢恩,替石昌百姓谢过王后。

谈着谈着,谈到如何招贤纳仕,怎样配备文武官员问题上,周正邦又是愁眉不展。说是石昌县境学文习武之风不盛,文

韬武略之人更是难觅,班子难配。他曾去后官请奏国王,可国王甚忙,无暇顾及,让他看着办。

李秀娥知道国王在忙什么,并非无暇顾及,这么大事再忙也要过问,恐怕是他顾而不及,心里没想法,怕在臣子面前出丑,故而推脱,直接将皮球踢了回来。

李秀娥细想一番,让周正邦莫急,先办理目前力所能及的事,难事徐徐图之。

有王后的安慰,周正邦顿觉心宽,连声应诺,自当尽力,对王后之开明倍加恭维。

李秀娥让他免了这些俗套,办实事要紧,而他却说恭维之辞发自肺腹。

又问了些其他情况,李秀娥索取了一份石昌县地图,便与小翠回到了太安府。

回来她没有休息,让小翠备了笔墨纸砚,看起石昌县志来,结合地图,勾勾划划,做着笔记。

直到小翠喊她用餐,才发现这一天过去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