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倒是好见识还知道举一反三的道理。”
身后突然传来了于小宝的声音让刘尚也是一惊连忙躬身应道:“小人只是信口一说无知妄言还望于主任莫怪。”
于小宝摆摆手道:“无妨新到海汉的移民中能有你这般见识的人着实太少了。你刚才说得不错这船上所用的蒸汽机其原理便与火车车头的大家伙是一样的均是用燃煤烧水来产生动力。此物可用之处甚多并不止于车船。比如本地甘蔗榨汁炼糖便已放弃了人力和畜力的传统生产方式而是改为了使用蒸汽机驱动效率比过往有了成倍提升这生产成本自然也就降下来了。”
刘尚见于小宝似乎谈兴不错便试探着问道:“此物的确力大无比但所需消耗的煤炭也不是小数目吧?而且小人看此物似乎俱为精铁所制想必造价也是不菲若是要收回本钱只怕所需时日也颇长。”
于小宝点点头道:“你倒是说到点子上了这蒸汽机造价确实不菲而且日常使用需要大量燃煤还得有受过培训的专人操作维护论便利性的确不如人力、畜力、水力、风力但事情要分两个方向来看这一台蒸汽机能做多少事你可曾想过?火车一次便能运走数万斤重物若是换作马匹需要养多少马花费多少时间?还有这船同等大小的帆船至少船上需要十几名水手才行如今只需不到一半的人手便够了而且载重更大航速更快。这些节省下来的人力物力算下来也都是不小的开支。这笔账首长们可是早就算清楚了。”
刘尚被于小宝这么一点拨顿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思维死角他光是看到了这蒸汽机的制造和使用成本颇高倒是忽略了由此所省下的人力物力和宝贵时间的价值。以海汉人的精明程度怎么可能花大钱去做赔本买卖这玩意儿要是赔钱货海汉大概早就停止建造了哪还会将其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海汉对于人力的渴求程度刘尚是很清楚的虽然目前海汉已经收紧了加入国籍的标准但并不会在外国人入境和居留方面设置过多障碍。时至今日东南沿海几乎每个城市乡镇都会有海汉招募移民的宣传每年仍有多达五位数的大明国民从各地慕名渡海而来其中绝大多数人最后都留在了海汉国生活。而蒸汽机的出现似乎正好能够弥补海汉在这方面的短板哪怕其造价和使用成本都非常高但正如于小宝所说的那样一台蒸汽机能干几十人几百人才能完成的事情这对于海汉来说意义就已经远远超过了金钱上的得失了。
想到此处刘尚忍不住又问道:“就算是相比传统方式略有亏损但海汉一向缺人就冲着能够节省下来的人力想必首长们也一定会坚持推行使用蒸汽机吧?”
于小宝脸上不禁显出了一丝惊讶之色:“刘先生你倒是对我国的社会问题看得很透彻啊!”
刘尚暗叫不妙自己作为一个初到三亚不久的明人这知道得也太多了一些寻常民众哪会意识到这么深层的缘由当即赶紧补救道:“小人惭愧这也是前些天为了编书的事跟着老板去市立图书馆查阅资料看了不少文章之后才会有此等不成熟的想法让于主任见笑了。”
于小宝却似乎并不在意他为何能说出这番观点而是更看重他能想到这其中的联系。海汉在人力方面的缺口几乎人尽皆知但能将蒸汽机的运用与此联系起来却并非人人都能有这样的眼光。而当初于小宝在执委会旁听会议时陶东来等人对推广使用蒸汽机的讲话其大意便是如此——蒸汽机的运用能够大量取代人力畜力弥补海汉在这方面的短板就算推广前期需要财政上进行补贴也必须要将这个方案坚持下去。
于小宝还清楚地记得陶东来将此称作“工业时代降临的标志”而其他首长似乎对此也十分欢欣鼓舞将其视作了海汉社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虽然那时候于小宝还并不太理解首长们的想法但随着这几年蒸汽机的逐步推广使用他才慢慢感受到了首长们的高瞻远瞩。而“工业时代”这个概念也在他脑海中与各种各样的蒸汽动力机械装置挂上了钩。
从个人履历上看这刘尚到三亚不过月余也不是从事什么高端行业就在港区茶馆说书而已。寻常人可能还在为吃穿住行、申请国籍之类的事情发愁而刘尚居然能够有这样的眼光关注到社会问题这在于小宝所接触到的新移民当中可是极其少见的个例。如果这不是一个巧合的话那么刘尚这个人的资质可算是相当不错值得重点关注一下了。
于小宝道:“你不用紧张我也没觉得你有什么说错的地方。蒸汽机可派上用场的地方甚多而举国上下也都对此寄予厚望。假以时日蒸汽机能起到作用的地方还会越来越多届时我海汉国独步天下的可就不仅仅只是海贸和军事了!”
刘尚听于小宝说到后面语气激昂他自己的心中却是越来越凉。这蒸汽机用到货船客船上也就罢了但如果在战船上也广为采用那以后还有谁能降服海汉海军?
事实上第一艘蒸汽战舰威严号早在1629年年底就已经加入到海军战斗序列中到现在装备了蒸汽动力系统的大小战船已经多达二十余艘并且还在以每年三到五艘的速度增加。而这种内河蒸汽船的技术含量还远不及军方仅仅只是军事科技民用化的一个例子而已。于小宝强调蒸汽机的作用也并不是为了吹嘘其在军事方面的应用但在见识有限的刘尚看来军事领域大概就是蒸汽机威胁最大的用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