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斐潜准备运输第一批蔡府藏书的时候李儒也在准备起运第一批的物资。
要进行迁都不是嘴巴上说一句迁都就可以迁的必须有大量的先期准备和物质储备。尤其是如今整个洛阳官场大部分的基层官员辞职的情况之下在李儒的应对措施没有奏效之前不得不亲自出手准备好第一批物资往渑池大营运输。
迁移首先要保证的是董卓军方所需物资否则一旦生变军队又没有充足的储备那就是一个笑话也是一场灾难。
所以李儒这一次就是需要将粮草先期运输到渑池大营然后再沿着路线向西扩展直至将整个迁移路线打通。
不过运输到渑池还算好但是越往西运输就意味着消耗越大负责运输的兵士本身也是要吃饭的所以主父偃曾经有言曰“……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
由此可见长途运输粮草的损耗是多么的惊人虽然长安至洛阳的距离没有黄腄与北河那么远但是毕竟人数众多这一路上人吃马嚼也是相当惊人的数字……
李儒在西凉辅助董卓跟羌胡对战虽然也有采用一些笼络分化的措施但是同样也需要铁血才能让那些不通诗书的胡人知道害怕所以大战小战一直都有而对于战争和军队运输所需粮草这一块的事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军队未有战事之时大军之中只有常备的战兵而且一日两顿若是遇到下雨什么的没有训练之时甚至都不用一干一稀两顿都可以煮稀的士兵也不会有什么意见但是一旦有了战事开始行军就必须一日两顿至少要保证有一顿是干的而若是接战的时候就需要两顿全部是干的甚至还要加上肉食。
至少让士兵去死的时候也是一个饱死鬼……
当然不是为了所谓的仁慈而是一个吃饱的兵士在拼杀的时候抵得上两个甚至三个饿着肚子的兵士所以为了在战场上获得拼杀的胜利就必须让上阵的兵士吃饱!
而要让常备的正卒能够专心作战吃饱饭就需要大量的辅兵甚至民夫来协助将后方储备的粮草源源不断的运到前线去。
幸好长安至洛阳并不算太远只需要在沿途建立三个到四个的中转即可渑池就是第一个中转地。
但是整体大局上知晓并不等于能在具体细节上做好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会被评做眼高手低言过其实之辈了。
一支军队要准备的东西林林总总繁杂无比尤其是在如今洛阳的基层官员大量辞职的情况下而那些普通的兵士、民夫连数数都不懂更不可能来分担李儒的压力。
这个情形虽然也或多或少在李儒的预估之内但是真正遇到的时候还是觉得非常的棘手辞职的底层官吏虽然不算什么但是整理、交接、清点物品还是做得很好的而现在这些懂得算数的人员大部分都走了剩下的一小部分人已经是在连轴转整个的迁都进程就被迫拖慢了下来。
李儒已经做了估算如果迁都所用的时间越短那么消耗自然也就是越少但是一旦时间拖长不仅将会面临关东联军的问题就单单是路途上的消耗就将使得董卓军无法承受。
到时候为了保证整个军队的口粮就不得不考虑一些非常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