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之家
  1. 动漫之家
  2. 耽美小说
  3. 诡三国
  4. 第2042章谏官之职,中正平和
设置

第2042章谏官之职,中正平和(1 / 2)


基本上来说说是什么上中下三策实际上也就是『中策』相对可行上策大多是理论化极端理想化下策一般都是太迟缓过于被动上下之策都是用来给中策凑数的而郑玄所谓三得三失也是如此其实说起来也有些像是为了最后的『一失』而铺垫的主要的目的也多半是为了指出最后的这一点。

谏官这个官职么有人说是始于齐桓公设『大谏』以鲍叔牙任之。但是也人将谏官的历史提到了周朝之初的说这个某『保』其实就是最初的谏官那么兴周之大保或者叫做太保的召公奭就应该是谏官之始了。

但是实际上么春秋之前的谏官大多数都是公卿兼任没有独立出来对于诸侯王的规劝上至公卿下至匹夫似乎都可以进谏言也有不少优美的故事流传下来……

当然借的依旧是儒家的笔头。

『谏』主要指以正直之言启悟别人。谏官之『谏』起初不是给一般的官吏所准备的而是从头到尾都是怼君主『谏朝政之得失』。『廷诤』与『上封事』是谏官将批评谏言上达君主的两种主要形式。

秦代设『谏大夫』属郎中令汉代沿用但属光禄勋东汉改名为『谏议大夫』专门负责谏言这一事项。此外么所谓光禄大夫、议郎等以及朝官加侍中、散骑、中常侍等号的其实也可以谏言。

谏官的主要职责是面对君主的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君主的不足和错误兼及议论朝政此职自汉代始即受丞相领导多数时间内看着丞相颜色行事是相权制约君权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此作为君主自然多有不满毕竟谁也不喜欢一个人专职在自己耳朵边叨逼叨逼从年头到年尾一年又一年……

所以从汉武帝开始就逐渐的拆分谏官将谏官的职能分化原本主谏君的转化为君主顾问官主议政的则逐渐反过来成为制约相权的工具。

谏官讽君王御史督百官但是到了宋代之后二者合流并称『台谏』总监政府、百官对于君主的讽谏职能却日益萎缩于是乎宋代君权反而更强并绵延后世。华夏封建王朝中央君主集权体系即自台谏合流后逐步成型和完善。

当然各朝各代都会表示官员到了一定级别都可以都可以上书指责君主的过失甚至还有设立各种铜匣接收不记名的表章的但是实际上都不长久也多有弊端。

今天郑玄特意提出来隐晦的表示当下西京尚书台其实就是一个小朝廷了而斐潜既然广招人才也架设了不少的机构从军政两个方面来说都可以算是比较严谨和完善的了可为什么偏偏不设立诤谏之官呢?在朝中谏官之设是为了讽谏君王而在西京尚书台骠骑将军大权独揽无人可以制约倘若不设谏官随时指出施政过程当中的失误和缺漏就不怕办错事么?

呵呵老子会办错事?

这个自然是斐潜脑海当中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但是看着郑玄斐潜又意识到当有了这个念头的时候其实也离办错事不远了。

谏官确实是斐潜之前没有考虑到。如今一个参律院一个直尹监一个负责立法一个负责记载然后再加上庞统掌管的司直系统大体上来说都是针对于百官的对于斐潜本人的进谏官职确实是一个都没有。

当然整体而言斐潜现在还是比较开明的在决断大事的时候也经常召集庞统荀攸等人商议最后才会确定下来所以似乎也没有专门设立谏官的必要同时么终究谁都不乐意整天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随时挑错……

故而谏官之设压根儿就没往斐潜的脑袋里去过。听得郑玄之言斐潜不禁有些皱眉『西京仅为行台天子位于许县何必于此设谏官?』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郑玄看着斐潜缓缓的说道『谏官非止人主所用也……上位之人有过而无可诤谏者必然闭目塞听甚至专断独行而坏国家之事。郡县有丞州有别驾而西京行台唯骠骑将军一人独尊若不能设谏官听诤言谘诹善道蹉跌不远矣。』

『嗯……』斐潜瞄了一眼郑老头你的意思是说听你的便是不闭眼塞耳朵了?。

按照谏官的规矩大体上算是『言者无罪』的哪怕当面指着君主的鼻子痛骂只要就事论事不是故意辱君君主可以当听不见或者听了不去做但不能因此降罪于谏官。

而且其他官员固然也有权限诤谏君主但若是选择闭口不言旁人也不能强迫其上书谏言但是唯独谏官不行若是谏官不言就属于失职。所以谏官之设原本的意图就是为了形成一种风气使君主习惯于听取下情而臣子也习惯于表述意见。

这个制度和大多数制度起初都一样用意都是好的。

按照郑玄的意思人没有不犯错的所以即便是骠骑将军你现在做得都很好但是能保证将来什么错都不犯么?只有犯错的时候能被人即时指出进而加以改正整个的西京行台才能趋向于善正。

郑玄是说以郡县州制来对比斐潜但是实际上可以反过来看。

作为西京最高领袖的斐潜都有谏官专门提意见那么地方各级郡县可以独断专行么?

另外一个方面郑玄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也隐晦的表示你骠骑也知道这里没有『人主』啊?那么许县搞出什么法规政令来骠骑你是遵还是不遵?就像之前的那几件事情你斐潜就吃了没有谏官的亏要不然许县那边有什么妖蛾子的号令谏官一站出来喷你骠骑自然就可以顺水推舟而且还声名无碍……

结果大赦来了斐潜只能拖然后考正来了斐潜也只能拖可以拖一拖二却难拖三拖四啊天天就会拖虽然说拖也是一种华夏王道但拖久了也不是个事。

甚至将谏官用得好了还可以反过去给许县的那帮子人添点堵什么的……

只不过么同样的不管是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

设立专门的谏官当然有这个那个的好处但是斐潜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比方说之前郑玄提出工商问题女官问题然后天天上书要轻工商、罢女官下笔千言口若悬河在舆论上进行攻击那还不是自个儿给自个找不自在?

斐潜捏了捏下巴上的胡须开始权衡利弊起来。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完全没有弊端主要还是利弊之间如何取舍的问题。

郑玄也不着急也没有出言敦促在一旁安坐眼睛也似闭非闭一般……

整体来说斐潜的许多理念和制度都是经过历史上的考验的也可以确定对于大汉而言是比较先进的但是并不是代表有了这些先进的制度就一定会有疗效因为具体执行的地方官吏若不是真心服从那么肯定有太多的手段可以让原本的好政策变成了恶民扰民甚至是败坏国家朝堂声誉的毒策!

命令法规都是上头下发的地方官吏什么都不知道有问题去找上头啊……

反正就抓住普通百姓不可能完全通达明白朝堂政令的漏洞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摆出一副委屈的样子来等到逼迫得百姓拿出真正的条例法规戳到面前了才恍然大悟一般啊啦一声表示理解出了一些偏差。

也不想想当一个不是执法人员的老百姓被逼迫的要比专门的执法官吏还要更懂法律的时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

那么斐潜既然已经决定了要走出一条新的大汉道路也决心要知难而上本身也愿意聆听各方面的意见为了集体的团结也为了不骄傲导致误事那么谏官之设又有何不可?

这是主动用制度来约束自己的权力肯定会因此而产生不少的麻烦但同时制度的完善也代表着能够将更多可能的失误都扼杀在萌芽之中这未必是一桩坏事。

更何况为了能够更有效的监督地方施政的问题即便是自己多一些麻烦上身又有什么不可以接受的?

相比较而言地方上的权利更需要也更应该设立相关的职务监督体系。

斐潜之前的官吏监督系统比较侧重于事后而谏官体系就相比较侧重于事前和事中这对于斐潜将来的施政无疑是一个较大的进步和补充。

此前一是人才稀缺二是为了行政方便骠骑之下统管文武虽然司直掌监察之任但主要是面对官吏个体的而非督责整个政策的运行且荀攸主要精力放在财政上庞统主要放在军事上要让他们再加上监督地方郡县的事情未免强人所难。

参律院是斐潜用来各种掺沙子的地方自然不可能给与太多的权限名头很高但是不给实权。直尹院是给女官铺路也才刚刚走上道负担也不能加得太重否则容易闪到腰……

所以单独从光禄勋这里设立谏议大夫这一条线出来其实也不错。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