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户人家要啥?
要大口吃肉要大碗喝酒。
不然也对不住那送出去的礼金也对不住一家老小过来吃酒席的打牙祭。
接下来的过程中大家都默契的没有再提关于杨华梅关于谭氏的话题。
因为就算你转移话题去谈论杨华梅最后兜兜转转间这话题也总能绕回到谭氏的身上。
直到三人一口气吃光碗里的葱油拌面且杨华忠还去灶房再装了半碗过来接着扒拉完才终于放下快子仰靠在椅子背上抚着肚子发出了一声舒服的喟叹。
“可算舒坦了今个这一天可算吃了一顿像样的了。”他说。
“她爹你们晌午在镇上没吃晌午饭吗?”孙氏边给团团喂面条边问。
杨若晴也在给圆圆喂大肉圆子捏得跟四喜圆子那般大小用快子头戳一小块下来卷在几根面条里面就这样一口一口的喂到圆圆的小嘴巴里。
圆圆的食量打小就好从生下来就比团团要大。
所以这会子团团的碗里还剩下大半碗而圆圆快吃得见底了。
这期间杨若晴自己还是边喂自己边吃可见圆圆这孩子吃的有多快都快赶上一个小大人了!
杨若晴把这一口肉沫卷面条喂到圆圆的小嘴里伴随着他津津有味的吧嗒声便听到杨华忠说起了白日里在医馆的事情。
“去医馆一路上咱娘就没消停过车厢里稀稀拉拉……真是多亏了三丫头同行啊不然就我和老四这两个儿子还真是不太方便!”
听到杨华忠这话杨若晴和孙氏第三次对视了一眼母女俩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震惊震惊之余是对三丫头的钦佩。
怪不得谭氏在众多孙子辈里如今独宠三丫头一人。
三丫头在陪伴老人这方面也确实做的好啊!
陪着谭氏去医馆将孩子交给刘氏还有菊儿她们照顾。
结果刘氏把孩子留给了菊儿自己跟着鲍素云和绵绵她们去了山坡挖地皮菜……
“医馆的大夫咋诊断的?”杨若晴问。
杨华忠说:“说是老人上了年纪脾胃虚弱又吃了不洁且生冷的东西肠胃染了病毒。”
“扎了针开了药原本晌午饭之前是可以回来的但出于考虑我们吃过药在那里要了一间病房多待了三个时辰就是用来等你奶情况缓和一点。”
“至少得等痛感锐减了才好回来啊万一回来了又发剧痛了那可咋整?不得慌死嘛!”
杨若晴和孙氏都纷纷点头都很赞同杨华忠和杨华明的做法。
既然都去了镇上医馆那肯定得在那里治个放心才能回村。
留在医馆观察观察是必须的。
当然了医馆那么忙每天人来人往的想要在那里搞到一间病房留下观察也是需要关系和钱的。
这一切老杨家不缺。
“我们回来的时候你奶已经不咋痛了腹泻也比去的时候好多了。”
“去的时候几乎是一碗茶的功夫便是一泡在医馆那阵子半个时辰一泡。”
“等到傍晚动身回来的当口一路上基本都没有再拉。”
“就是不晓得夜里咋样不过开了很多药带回来大夫还特地交待今个夜里让老太太饿一饿说这样对肠胃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