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之家
  1. 动漫之家
  2. 耽美小说
  3. 帝国再起
  4. 第四十七章 渐变(二)
设置

第四十七章 渐变(二)(1 / 2)


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冲积平原附近并没有说得过去的铁矿资源。至于能源方面使用的是以木炭、竹炭为主而非是煤炭。

工业化钢铁基地选址一般来说是要临近铁矿或煤矿产地且交通便利的所在。如美国的“世界钢都”匹兹堡那里储量超过600亿吨的苏必利尔铁矿和世界最大的煤田阿巴拉契亚煤田皆在附近。交通上更是位于俄亥俄河口内河交通便利发达。再如德国的鲁尔区那里的煤田储量高达2190亿吨煤质好煤种全品位高为优质硬煤田且露天煤矿丰富开采便利。再加上莱茵河的强大运力即便是铁矿需要从法国的洛林以及南斯拉夫、瑞典等地输入也同样不影响其引领德国在大战前成为世界第二大的重工业强国。

这些都是世界史上比较成功的案例不成功的也有比如陈凯早前在规划琼州石碌铁矿时曾经用来作为反面典型的清末汉阳钢铁厂那里距离铁矿和煤矿的产地都很远唯一能够依仗的就是便捷的内河航运运力。

不过以着陈凯所见假设湖北的省会并不在武汉那等航运便捷的所在哪怕只是在一处内河航运运力不足以支撑大规模铁矿、煤矿运输甚至是根本就没有可以利用的水道的所在就凭那位清末官场三屠之一的屠财之名也一定会把钢铁厂建在那里。因为对于张之洞那种清流封疆而言可以不图财但是政绩却是一定要的!

正是因为这么个反面典型陈凯在规划石碌铁矿的时候就选择了直接在石碌建厂。奈何没有亲自去考察过果然还是被习惯性思维给坑了那里如今还是深山老林子似的所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可是收效上却并不怎么能看得过去。以至于等到前段时间陈凯便重新将开采方向恢复为了铜矿而非是铁矿——前者更加便于开采是其一而更重要的在于铜是可以铸造货币的在收益上还是可以更好看些。

一边开采铜矿一边建设基础设施砍伐的木头和竹子用来烧炭然后连同使用水锥碾碎的铜矿石一起顺着水流运到下游的昌化县冶炼厂去冶炼。

石碌铁矿重新变成了铜矿陈凯也是无可奈何。缺乏工业化的基建设备是那里始终入不敷出的最大关窍所在至于什么当地的土著黎民都已经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了。如今这般或许才是当前这个生产力水平所更加合适的方式了。

言归正传佛山那里用后世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选址标准是不合适的。但是于今而言一个手工业时代一个水力机械刚刚开始兴起的地区这样的生产力水平也远远无法与使用蒸汽机来提供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时代所比拟陈凯也从来没有打算用17世纪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缔造19世纪的工业神话。如此一想佛山这里反倒是一个当代广东非常之适宜作为钢铁生产基地的所在。

“这世上只有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佛山的粗铁料主要来自于罗定州和粤北铁矿开采出来使用那里的石灰石进行粗加工然后利用西江和北江的水运能力送抵佛山进行精加工。至于木炭、竹炭广西的顺流而下以及广东南部的森林都是这等能源的来源所在。

思路顺着佛山冶铁业的兴起以及其背后的原因一步步的走下去陈凯盘算着手里的资源尤其是罗定州和广西并不在手的情况下握在手里的还有粤北大部地区和广州府。除此之外他也没打算把佛山作为钢铁生产的唯一命脉——潮州府的冶炼业经过了这几年下来正在蓬勃发展更何况还有福建一省在手驰名中外的闽铁在未来的几年里也将会逐渐恢复产能以着当前的局势这基本上就够用了。

心意已决陈凯便向潮州和琼州方面的制造局下达调拨技术人员的政令。佛山的制造局工坊设立在即不过却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相较之下广州本地的粤海商业同盟的会员们动作显然要更快上几分顺德蚕桑、丝绸产业的恢复在龙江已然正式拉开了序幕。

龙江镇外的一处算不得太远的所在沿着河流一处厂区的外墙正在垒砌而起。凭借着粤海商业同盟作为依仗有着本地官吏的襄助沿河的地很快就收购到了会员们以及他们在龙江本地联络的一些合作者们招募了一批工匠和百姓这顺德丝绸工坊的第一座厂区便在龙江镇这边开始了拔地而起。

内里已经有一处厂房是修建好了的比之外墙都是要更早的。厂房内一个长九米、高近三米的巨大机械在厂房紧邻着河流的一面探出去的那座水轮机的带动之下流畅的运转开来。水轮转动两条皮带带动着那32枚锭子转动蚕丝随着锭子的转动而动其加工效率远远要高于手动和脚踏的人力纺车。

一众参股的会员尽皆到齐了眼前水转大纺车正在不断的运转着感受着这份水力机械的生产速度众人对于规模化恢复顺德的丝绸产业的信心更加充足。确切的说是对于这份付出所能够收到的回报更有信心了。

“这水转大纺车真是个好东西还要多造一些出来。”

“正该如此!造得越多这丝就越多。到时候无论是直接卖丝锭还是纺成绸子都是大赚特赚的买卖。”

参股的会员们大多都很乐观一路上都在说着扩大生产的事情并且表示愿意继续向这里注资云云。

奈何相较着这些人之前来此的考察团成员中最说得上话的那几位以及他们在本地的合作者们却显得并没有那么兴高采烈。确切的说应该是在兴奋、愉悦、振奋之类多股正面情绪的同时神色总也总有着一股一股的无奈和忧虑徜徉其间恍若是在那面上织就的锦缎上穿进了几根杂色似的。

“不瞒诸君第一批参股的银子已经用了大半了等到这个厂区盖完了至多也就是三套水转大纺车。”

考察团带头的那个会员面露难色他是这些人中在这一处机坊的最大股东家里能够拿出来的银子全都投进去了可是这初期的投入想要见到回报却显然还需要更多的时间。而现在他们的摊子显然是铺的有些太大了流动资金就不可避免的开始出现了紧缺。

其实如果是永历四年之前凭着他们的身家就这么个大型的水力丝织工坊根本也不至于会有现在的这般窘困。奈何当年逃出生天家当大多是便宜了清军到了潮州后即便算不得白手起家也是免不了要从小处做起一点点儿的恢复实力。到了现在不动产收回可是财力也大多是都投入到了那些旧有的生意之中那些地方也是需要购进原料、雇佣人工、缴纳税赋、乃至是孝敬黑白两道的哪还有太多的活钱儿啊。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