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兄弟,有人给你家送东西来了。”院子外面响起周大爷的声音。
一大早,李桂芬带着闺女在屋后捻苞米,姚建国则坐在屋檐下抽旱烟,听见声音,赶紧走过去开门。这几天又是鱼又是肉,精米细面一顿连着一顿,他的脸色已经看起来好多了。
门外是个陌生的老头,身后跟着一对中年夫妇,外面还停了辆驴车。
老头脸上堆着笑,问:“请问这里是姚庆姚同志的家吗?”
姚建国:“你们是……”
“我是大桐乡的,来送货的,”老头儿又指了指身后的中年夫妇,“这是我儿子和媳妇。”
姚庆正在屋里给两个孩子抹痱子粉,听见动静,赶紧走了出来。一见到老头,又看见他身后那辆装得满满当当的驴车,顿时大喜。
庙会还有好几天,他正愁上哪去找晒好的瓜子核桃呢。
“爸,先让他们进来吧。”
姚庆一边招呼,一边让姚桃给他们倒茶水。
“老乡,你带了多少东西过来啊。”
老头看上去有些尴尬,“我这驴车上的都是,也没仔细算,七八百斤总是有的。”
知道有人要收,他家婆娘把家里剩下的干果都给他带来了,大几百斤的东西,装了满满一车。
他这一路都担心,要是送来了,人家不收怎么办。
姚庆却挺高兴,经过昨天的试水,他发现自己小看了这个年代人的消费能力。只要找对路子,东西不愁卖不出去。
因为这次的东西多,连带着周大爷一起帮忙,把坚果从车上卸下来,一一过秤。忙活了半天,才清点完毕,发现光瓜子就五六百斤,核桃少一点,也有三百斤出头。
姚庆自然是喜不自胜。
等到结钱,老头只要了四十,多的死活不肯收,直言这钱拿得亏心。他这趟连县城都不用去,就把东西卖了,在以前,上哪找这种好事去。
没听人说吗,人心不足蛇吞象。做生意嘛,也是这个理儿。
李桂芬老不情愿地回屋拿钱。
昨天刚挣的钱到手没多久,就花出去了。不过心疼归心疼,她也不是不知道好歹。眼下这钱虽然花出去了,不过她相信以自家儿子的聪明才智,用不了多久就能再赚回来。
姚庆还想留他们下来吃完饭,老头小心地收起钱,摆手拒绝道,“不吃了,我要赶紧走,还要去趟我儿子岳家呢。”
为了避开巡逻队,他天还没亮就出发了,走了十几里路才到的坝头村。怕被人发现,就假装带儿子媳妇来走亲戚的。
说完便指挥儿子媳妇收拾驴车,打算赶紧走。
姚庆猜到了点什么,心里感慨这个年代做点生意也不容易。
又塞了包烟给他,“您下次还送不?”
“你还要?!”老头吃了一惊。
姚庆点点头,“如果您那里还有,我可以长期收。”
“行吧,我明天找村子里其他人问问。你算是找对人了,我们那就这玩意多,山上还有不少呢。”
不仅如此,这两年,乡里还有人偷偷在山上种这个,拿出去卖钱的。
老头便和姚庆约定,每个礼拜都来送一次货,要是他没空,就让儿子媳妇送过来。
开玩笑,这跑一趟就能赚好几十呢,哪有人会不乐意?
送走了老头一家,姚庆又有了新的想法。这么多瓜子核桃,光靠自己家,肯定是忙不过来的。光是倒腾那一百两斤东西,花了两天的功夫不说,还把全家上下都累了个够呛。
他还寻思着把这坚果生意做大,多挣些钱,既然来了这个时代,怎么着也要去京城三环以内买两套房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