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之家
  1. 动漫之家
  2. 其他小说
  3. 第一科举辅导师!
  4. 81、醍醐灌顶
设置

81、醍醐灌顶(1 / 2)


李伯昭道:“他不是在哄抬米价吗?怎么也成好?心了?”

宋问笑了笑:“哄抬的?人,不止是他。可因为他的?出现,让我们都知?道”

“我们先从头?来说?。”李伯昭道,“你先前说?了,价钱是有人在幕后已经定了的?,那?为何还会飞涨呢?”

“十七钱或是十八钱的?价钱,其?实都不算太高。如今长安城中多数的?人,都能买得起。而米铺给外来商户的?价格,与其?他城池的?米价差不多,所以外来商户也不算多。”宋问解释道,“近几年中,这长安城中的?米量,就很巧妙的?稳定下来。足够售卖,也不至于太多。这价格就稳当的?抬住了。”

“可商人都是趋利的?。若有人愿意高价大量买米,能不卖吗?这米卖的?多了,长安城里的?米不够了,若还有人想买,价格自然就往上?涨了。这是幕后人没有考虑到的?。”宋问笑道,“而这价钱涨上?去了。”

李伯昭点头?。

“这价钱一涨,外来的?商户见利可行,就会带着更多的?米进长安来,以为可以赚上?一笔。”宋问笑道,“可惜,这卖价是涨了嘛,买价却没变化。”

李伯昭道:“那?这米又多了,价钱也该掉下来了呀。”

“涨容易,跌不行。这就好?比要他们把进嘴的?肉再吐出来,不会的?。这三年来他们都没减过?价,如今也不会想减价。因为要减,就不是一家一户的?事情,而是全城一起的?事情。”宋问道,“何况,即使?定在十八钱,该买的?人还是得买的?。他们还赚的?更多了。”

李伯昭:“那?……后面来的?这人,又想做什么呢?”

宋问蘸了点水,在桌上?比划出来:“御史公您看?。这神秘人先前买了囤着的?,有一大批米。稻米丰收在即,有一大批米。外来商户因利而趋,又会有一大批米。这长安城近日内,将会囤积了不少余粮。米铺虽然不降价,但心中还是有数的?。”

李伯昭继续点头?。

宋问:“早稻收割的?时日是定的?,这人只要在丰收之际大量低价抛售,必定能带动价格下跌。米铺一看?,他们私下是知?道的?,城中囤米太多,以防压货,就会跟着低价抛售。长安城米价,届时必降。”

在股市里,可以称为恐慌性?抛盘。因为群体的?盲目是会传染的?。

“若他真是有心的?,这人肯定很聪明。”宋问喝了口茶,由?衷道:“我真是想见见他。”

李伯昭听了个半懂,但好?歹知?道了对方?的?目的?:“老夫还是不明白?,他为何要用这样的?办法,把米价降下来?”

宋问笑道:“想来大梁朝廷,从来没有插手过?米价吧?”

李伯昭点头?:“是这样不错。”

宋问:“那?就是了。总有人看?不过?眼的?。”

英雄总是第一个揭竿而起的?人。

李伯昭又问道:“他真能让长安米价降下来?”

宋问道:“如果他真想,未必不可以。那?就要看?他手中的?筹码够不够多了。”

“能否阻止他?不管他是有心无心,好?心还是歹心。这米价继续下去,忽涨忽落的?,城中怕是要恐慌的?呀!”李伯昭道,“而且他若不是先生说?的?那?样,只想借此牟利,那?该如何?”

宋问摩挲着茶杯,说?道:“这就要看?御史台与户部?了呀。找到他,才能阻止他。否则,米在他那?里,还能拦住他不卖吗?”

李伯昭闻言,摇摇头?,苦笑道:“若是能找到他,还需如此烦恼?”

“御史台与户部?也查不出来吗?”宋问道,“这人买的?米,肯定不少。”

李伯昭道:“查不出啊。这长安那?么多米铺,买米的?人又零散,他们根本记不得。户部?登记的?不够缜密,根本无从找起。”

宋问点点头?,道:“其?实如果粮价真会跌,倒是一件好?事,怕就怕,它跌的?太多。”

恐慌性?抛盘抛的?多了,有崩盘的?风险。尤其?是这样信息流通缓慢的?时代。

“哦?”李伯昭问,“那?该怎么办呢?”

宋问笑道:“其?实没有钱解决不了的?事情。问题只在于钱多不多。”

“准备钱做什么?”李伯昭问道,“买米吗?怕这价跌太多?”

“不不不,买米做什么?买米的?话,银子还是进了那?些商户和幕后人的?口袋里。”宋问叩着桌子道,“就现在看?,还不知?道他手上?有多少米了,他还要收多少。如果这米价最终涨过?二十钱,恐怕长安城里是会出现恐慌的?。备些银子,由?朝廷出面,向外来的?商户购买稻米,然后低价出售,以安民心。”

李伯昭:“若是没有过?二十钱就直接跌了呢?”

“那?你们就可以省些银子了。”宋问道,“二十钱以内,都可以不用管。我看?在早稻丰收之前,米价必跌。跌是好?事,可如果跌破了九钱,再继续阴跌,那?就不好?了。因为农户要亏惨了。”

李伯昭:“正是如此。”

宋问:“若真是米价大跌,备着银子,由?朝廷向农户高价收购,再低价卖出,就不必担心长安会因米价之事生乱。”

这价格暴涨暴跌之间,亏得最多的?,还是那?些囤粮未卖出的?米铺与幕后人了。

李伯昭想,这过?二十钱或许还有可能,跌破九钱?夸张了吧?

李伯昭道:“好?,老夫去与太傅商议商议。”

他对着宋问一抱拳道:“宋先生是有大才之人,凭借区区几个数字,一眼就能看?出其?中门道。此事还劳烦你多费心了。”

“御史公客气。宋某义不容辞啊。”宋问回礼道,“宋某认为,哪怕是行商,也是要讲道义的?。在我看?来,这世间有两件东西不应该蓄意哄抬用作牟利。一是米价,二是药价。否则,无异于杀人夺命。”

李伯昭微笑颔首,对宋问很是中意。

“可惜了。你若是想入仕,老夫一定向陛下举荐。就是太傅说?你不愿意。”李伯昭又叹道,“可惜了。”

宋问笑道:“教书育人,以可济天下嘛。令公子就颇为聪慧,来日不输于宋某。”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